一种锂电保护电路及架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8640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锂电保护电路及架构,涉及锂电保护领域,其包括:封装在一起、且一一对应设置的锂电控制芯片和开关芯片;锂电控制芯片具有阻值调节模块和驱动电阻;锂电控制芯片的控制端输出控制信号控制阻值调节模块的导通时序,对驱动电阻的阻值进行调节,驱动电阻的阻值与开关芯片的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均呈正比设置,以使锂电控制芯片的驱动端输出的驱动电流,适配开关芯片的开启和关闭时间。通过单个锂电控制芯片和单个开关芯片组合封装,根据输出不同的电流大小需求,选择不同的开关芯片,并且匹配开关芯片的最佳开启和关闭时间,避免开关芯片易损坏的问题,提升器件使用寿命,也利于成本把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保护,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锂电保护电路及架构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子工业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应用越来越广泛,锂电保护板作为对锂电池充放电的保护,其应用也较为广泛,目前锂电保护芯片常用的封装是sot23-6或者dnf,如图1所示,这种封装方式采用的是锂电控制芯片和开关芯片分离的设计,即1+n组合方式,n代表开关芯片的个数,随着电流需求的增大,n值随之增大。

2、在实际应用中,每个开关芯片的电气参数不同,导致锂电控制芯片发出同样的控制信号,开关芯片的启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无法做到完全同步,那么在关断的过程中,每个开关芯片具有关断顺序,最后一颗关闭的开关芯片会承受该电路所有的电流,该电流远远超出了开关芯片本身所允许的最大电流,这样开关芯片很容易被损坏,并且在关断瞬间,系统产生的冲击电流也会使得最后一颗关闭的开关芯片发生击穿,从而降低锂电保护板的使用寿命,也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保护电路,封装于锂电保护板上,用于对锂电池充放电进行保护,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值调节模块包括第一调节单元和第二调节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和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锂电控制芯片的控制端,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和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电阻,所述第一调节单元与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锂电控制芯片的控制信号调节所述驱动电阻的阻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包括第一与门、第二与门、第三与门、第四与门、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保护电路,封装于锂电保护板上,用于对锂电池充放电进行保护,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值调节模块包括第一调节单元和第二调节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和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锂电控制芯片的控制端,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和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电阻,所述第一调节单元与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锂电控制芯片的控制信号调节所述驱动电阻的阻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包括第一与门、第二与门、第三与门、第四与门、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以及第四mos管,所述第一与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锂电控制芯片的a0端,所述第一与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锂电控制芯片的an端,所述第一与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驱动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包括第一或门、第二或门、第三或门、第四或门、第五mos管、第六mos管、第七mos管以及第八mos管,所述第一或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锂电控制芯片的b0端,所述第一或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锂电控制芯片的bn端,所述第一或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五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五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驱动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反模块,所述防反模块连接于所述锂电控制芯片的输入端,所述防反模块包括pmos管和esd二极管,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仕鼎谢大盛黄启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芯测智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