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以太网测试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8466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3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以太网测试平台,用于测试1000BASE‑T1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PCS一致性,所述测试平台包括待测芯片、千兆车载以太网模拟前端芯片、控制芯片、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千兆车载以太网模拟前端芯片和控制芯片连接,所述千兆车载以太网模拟前端芯片的第二MDI接口通过第一连接器与所述待测芯片的第一MDI接口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RGMII接口通过第二连接器与所述待测芯片的第一RGMII接口连接。本技术够测试和检验各厂商的1000BASE‑T1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PCS是否满足OPEN alliance标准的规范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及车载以太网,特别涉及一种车载以太网测试平台


技术介绍

1、在汽车智能化浪潮下,车载以太网1000base-t1技术在车载adas、影音娱乐、智能驾驶、车联网等系统中应用日益广泛,研发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厂商也会逐渐增加。如何测试和检验各厂商的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pcs(physical coding sublayer物理编码子层)是否满足open alliance标准的规范要求,将成为一项迫切的需求。

2、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关的方案,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以太网测试平台,该测试平台能够测试和检验各厂商的1000base-t1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pcs是否满足openalliance标准的规范要求。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车载以太网测试平台,用于测试1000base-t1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pcs一致性,所述测试平台包括待测芯片、千兆车载以太网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以太网测试平台,用于测试1000BASE-T1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物理编码子层一致性,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平台包括待测芯片(1)、千兆车载以太网模拟前端芯片(2)、控制芯片(3)、第一连接器(4)和第二连接器(5),所述千兆车载以太网模拟前端芯片(2)和控制芯片(3)连接,所述千兆车载以太网模拟前端芯片(2)的第二MDI接口(20)通过第一连接器(4)与所述待测芯片(1)的第一MDI接口(10)连接,所述控制芯片(3)的第二RGMII接口(30)通过第二连接器(5)与所述待测芯片(1)的第一RGMII接口(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以太网测试平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以太网测试平台,用于测试1000base-t1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物理编码子层一致性,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平台包括待测芯片(1)、千兆车载以太网模拟前端芯片(2)、控制芯片(3)、第一连接器(4)和第二连接器(5),所述千兆车载以太网模拟前端芯片(2)和控制芯片(3)连接,所述千兆车载以太网模拟前端芯片(2)的第二mdi接口(20)通过第一连接器(4)与所述待测芯片(1)的第一mdi接口(10)连接,所述控制芯片(3)的第二rgmii接口(30)通过第二连接器(5)与所述待测芯片(1)的第一rgmii接口(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以太网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千兆车载以太网模拟前端芯片(2)和控制芯片(3)之间通过数据和控制总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以太网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4)与所述待测芯片(1)的第一mdi接口(10)之间通过单对双绞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以太网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平台还包括中央处理器(6),所述中央处理器(6)与所述控制芯片(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以太网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平台还包括计算机设备(7),所述计算机设备(7)可通过usb接口(70)与所述中央处理器(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以太网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平台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伟斌
申请(专利权)人:裕太微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