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波潮检测方法及智能波潮仪技术

技术编号:426811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波潮检测方法,以毫米波测距距离数据序列、激光测距距离数据序列、水平偏振图像序列、垂直偏振图像序列的采集,基于数据预处理结果,执行所设计数据融合,获得各数据类型分别对应符合预设期待的一致性结果值,并依据线性波浪理论公式给出的各数据类型之间的约束关系和海浪参数的慢变特征进行更新,实现目标水域位置海浪参数和潮位参数的检测;并设计相应智能波潮仪,以对应各类型传感器的加入进行数据采集,由单台设备同时实现海浪参数和潮位参数的非接触、高精度、高可靠测量,设计实现更精确、更可信、更宽量程的波高、波周期、潮位等波浪潮汐参数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波潮检测方法及智能波潮仪,属于海洋动力环境监测仪器。


技术介绍

1、海洋波浪参数(波高、波周期、波向、波长、波型)和潮位参数是海洋动力环境观测监测的主要内容,是海洋环境预测报的重要基础,是海洋灾害警报发布和灾害应对处置的重要依据。

2、海洋波浪参数测量(监测)一般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方式,其中,接触式波浪测量方式是基于随波运动平台(浮标体)和加速度传感技术,传感器设备整体与海水相接触,典型的监测设备是波浪浮标(如datawell的波浪骑士、中国海洋大学的波浪浮标等)。波浪浮标的优点是可在海上任意位置布放,无需海上固定平台,缺点是不能测量波长、波型和潮位参数,而且设备制造、布放回收、运行维护成本均很高。非接触式波浪测量方式是基于固定平台和测距传感技术,传感器设备整体与海水不接触,典型的监测设备是微波雷达式波潮仪(如英国rs aqua公司的雷达式波潮仪)。微波雷达式波潮仪的优点是设备制造、运行维护成本均较低,且测量精度比一般(不包括datawell的波浪骑士)波浪浮标高,缺点是安装需要海上固定平台条件,且不能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波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对目标水域位置海浪参数和潮位参数进行检测,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波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如下步骤B1和步骤B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波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1中,分别针对水平偏振图像序列中各幅水平偏振图像、以及垂直偏振图像序列中各幅垂直偏振图像,通过坐标变换、插值、抽取操作,执行图像重构处理,将斜视30°~60°姿态下的水平偏振图像转换为正视90°姿态下的水平偏振图像,以及将斜视30°~60°姿态下的垂直偏振图像转换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波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对目标水域位置海浪参数和潮位参数进行检测,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波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如下步骤b1和步骤b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波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1中,分别针对水平偏振图像序列中各幅水平偏振图像、以及垂直偏振图像序列中各幅垂直偏振图像,通过坐标变换、插值、抽取操作,执行图像重构处理,将斜视30°~60°姿态下的水平偏振图像转换为正视90°姿态下的水平偏振图像,以及将斜视30°~60°姿态下的垂直偏振图像转换为正视90°姿态下的垂直偏振图像,更新获得各幅水平偏振图像、各幅垂直偏振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波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针对步骤b所获不同数据类型的值进行智能融合处理,执行如下步骤c1至步骤c3,即获得各数据类型分别对应符合预设期待的一致性结果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波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2中针对波高数据类型聚类的处理中,优先使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瀚睿沈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波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