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辅助装置、热泵系统、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808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泵辅助装置、热泵系统、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车辆,热泵辅助装置包括:外壳;第一压缩机,第一压缩机设置于外壳内且具有相互连通的低温冷媒进气口和低温冷媒排气口;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设置于外壳内且具有相互连通的低温冷媒第一出口和低温冷媒第一进口,低温冷媒第一出口和低温冷媒进气口相连通;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设置于外壳内且具有相互连通的低温冷媒第二出口和低温冷媒第二进口,低温冷媒第二进口与低温冷媒排气口相连通,低温冷媒第二出口与低温冷媒第一进口相连通,第二换热器具有相互连通的常温冷媒进口和常温冷媒出口。由此,可以将低温冷媒循坏系统集成在一个外壳内,从而可以减少布置空间,避免冷媒泄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热泵辅助装置、热泵系统、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技术介绍

1、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在-5℃以下超低温工况运行时,往往难以吸收外界热量,此时热泵的性能系数cop值也会较低,影响热泵空调系统的制热功能。在相关技术中,会借用超低温冷媒吸收车外环境的热量,以对热泵系统中的常温冷媒进行加热,从而提升热泵空调系统在超低温工况下的制热效果。

2、现有技术中,在超低温冷媒循环系统从超低温环境中直接取热的过程中,超低温冷媒的压力跨度较大,且系统中包括多个压缩机和换热元件,系统集成度低,占据空间大,会有较高的冷媒泄露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热泵辅助装置,该热泵辅助装置集成度高,可以有效防止冷媒泄露。

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热泵系统。

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泵辅助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子膨胀阀(5),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5)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且连通在所述低温冷媒第二出口(401)和所述低温冷媒第一进口(30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风扇(6),所述换热风扇(6)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3)的进风侧(3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泵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3)包括平流换热扁管(304)和换热肋片(305)组成,所述平流换热扁管(304)为多个,多个平流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泵辅助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子膨胀阀(5),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5)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且连通在所述低温冷媒第二出口(401)和所述低温冷媒第一进口(30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风扇(6),所述换热风扇(6)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3)的进风侧(3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泵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3)包括平流换热扁管(304)和换热肋片(305)组成,所述平流换热扁管(304)为多个,多个平流换热扁管(304)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换热肋片(305)为多个,多个所述换热肋片(305)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平流换热扁管(30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泵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7),所述控制器(7)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压缩机(2)、所述第一换热器(3)、所述第二换热器(4)、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5)和所述换热风扇(6)电连接。

6.一种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通阀(500),所述四通阀(500)包括第一阀口(5001)、第二阀口(5002)、第三阀口(5003)和第四阀口(5004),所述第一阀口(500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尚仲吴靖翟璐开钟东文卢承聪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