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白介素-21突变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白介素-21突变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8080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30
本申请提供一种白介素‑21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所述突变体为将野生型IL‑21的氨基酸序列的第85和86位的R(精氨酸)突变为G(甘氨酸),第88位的K(赖氨酸)突变为G(甘氨酸),第90位的R(精氨酸)突变为E(谷氨酸),第5位R(精氨酸)和第78位P(脯氨酸)都突变为C(半胱氨酸),并在两个突变的C(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二硫键。所述突变体对IL‑21受体的亲和力明显降低,并且增加了融合重链的表达,提高了稳定性,降低了聚集倾向。同时,本申请还提供相关核酸分子、免疫缀合物、试剂盒、药物组合物,以及所述白介素‑21突变体或其免疫缀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具有实体瘤的受试者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白介素-21突变体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白介素-21(il-21) 由四个α-螺旋结构组成,属于γc家族,由134个氨基酸组成,是调节先天性与适应性免疫细胞活性的多效性细胞因子。il-21主要由活化的cd4+ t细胞、nk细胞、tfh细胞、th17细胞分泌产生。当il-21与il-21受体(il-21r)/γc受体复合物结合后,可激活 jak/stat信号通路,调节多种免疫细胞,如nk、dc、b、t细胞等的分化、增殖、激活以及不同细胞因子的产生。但是,基于il-21的疗法研发是复杂的,包括发挥激动作用或拮抗作用两个方向,分别针对肿瘤、自身免疫疾病,包含抗体、多肽、细胞疗法、溶瘤病毒等多类产品类型。

2、对于cd8+ t细胞和nk细胞,il-21可增强其存活及细胞杀伤毒性,具有协同抗肿瘤的巨大潜力。但由于il-21r/γc受体复合物在多种淋巴细胞和造血细胞表面广泛表达,导致给予外源重组il-21没有选择性,而且il-2与il21r的亲和力很高,会在外周优先结合并大量激活非靶细胞,产生sink效应,导致半衰期短,且有较大的治疗毒性。

3、另外,il-21四个α-螺旋由不同长短的loop环连接,其中cd loop较长,柔性大,富含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导致重组il-21成药性较差。对此需要对il-21进行改造和融合至抗体表达,增强特异性、减弱非靶亲和力、改善成药性。

4、白细胞介素21与il-2、il-4和il-15有较高同源性。野生型il-21或其他改造的il-21融合到pembrolizumab抗体重链c端,会导致融合重链表达量减少,抗体融合il-21的表达水平低,稳定性较差。为解决上述问题,申请提供了一种新的白介素21(il21)突变体融合蛋白,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多种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白介素-21突变体(il-21)或其免疫缀合物,和在制备用于治疗具有实体瘤的受试者的药物中的用途。

2、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白介素-21(il-21)突突变体,其特征在于,与野生型il-21相比,包含以下突变:将野生型il-21的氨基酸序列的第85到90位rrqkhr中r(精氨酸)和k(赖氨酸)突变为g(甘氨酸)或e(谷氨酸),第5位r(精氨酸)和第78位p(脯氨酸)都突变为c(半胱氨酸),并在两个突变的c(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二硫键;所述的野生型il-2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6所示。

3、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il-21突变体为:将野生型il-21的氨基酸序列的第85和86位的r(精氨酸)突变为g(甘氨酸),第88位的k(赖氨酸)突变为g(甘氨酸),第90位的r(精氨酸)突变为e(谷氨酸),第5位r(精氨酸)和第78位p(脯氨酸)都突变为c(半胱氨酸),并在两个突变的c(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二硫键。

4、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il-21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5、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il-21突变体对il-21受体(il-21r)的亲和力相较于野生型il-21对il-21受体(il-21r)的亲和力明显降低。

6、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 一种免疫缀合物,所述免疫缀合物包含前述的白介素-21突变体和抗pd-1抗体。

7、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il-21突变体直接或由接头附接于所述抗pd-1抗体的fc。

8、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il-21突变体直接附接于所述抗pd-1抗体的fc。

9、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il-21突变体由接头附接于所述抗pd-1抗体的fc。

10、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il-21突变体由ggggs(g4s)接头附接于所述抗pd-1抗体的fc。

11、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il-21突变体连接于所述抗pd-1抗体的两个重链中的一个的c端。

12、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pd-1抗体可以选自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特瑞普利单抗(toripalimab),信迪利单抗(sintilimab),卡瑞利珠单抗(camrelizumab),替雷利珠单抗(tislelizumab)。

13、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pd-1抗体为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

14、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pd-1抗体为经knob-into-hole技术改造后的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

15、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经knob-into-hole技术(防止重链错配技术)改造后的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是将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的其中一条重链ch3的氨基酸序列的第366位t(苏氨酸)突变为w(色氨酸);另一条重链ch3的氨基酸序列的第366位t(苏氨酸)突变为s(丝氨酸),第368位l(亮氨酸)突变为a(丙氨酸),第407位y(酪氨酸)突变为v(缬氨酸),第349位y(酪氨酸)突变为c(半胱氨酸)。

16、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免疫缀合物是包含il-21突变体和抗pd-1抗体的融合蛋白。

17、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融合蛋白包含:两条轻链,所述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各自如seq id no:3所示;一条重链,所述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和一条与il-21突变体融合的重链,所述融合的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

18、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融合蛋白增加了融合重链的表达。

19、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融合蛋白提高了稳定性。

20、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融合蛋白降低了聚集倾向。

21、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试剂盒,其包含所述的突变体和/或免疫缀合物。

22、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申请提供一种试剂盒,其包含所述的突变体。

23、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申请提供一种试剂盒,其包含所述的免疫缀合物。

24、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 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所述的突变体和/或免疫缀合物,以及任选地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

25、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申请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所述的突变体,以及任选地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

26、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申请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所述的免疫缀合物,以及任选地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

27、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 一种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具有实体瘤的受试者的药物中的用途。

28、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治疗受试者的疾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所述受试者施有效量的本申请所述的免疫缀合物和/或本申请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29、本申请提供白介素-21(il-21)突变体,白介素-21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介素-21(IL-21)突变体,其特征在于,与野生型IL-21相比,包含以下突变:将野生型IL-21的氨基酸序列的第85和86位的R突变为G,第88位的K突变为G,第90位的R突变为E,第5位R和第78位的P都突变为C,并在两个突变的C之间形成二硫键,所述的野生型IL-2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6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3.一种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分子编码权利要求1或2所述白介素-21(IL-21)突变体。

4.一种免疫缀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缀合物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介素-21突变体和抗PD-1抗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疫缀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白介素-21突变体直接或由接头附接于所述抗PD-1抗体的Fc。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疫缀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白介素-21突变体连接于所述抗PD-1抗体的两个重链中的一个的C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疫缀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缀合物是包含白介素-21突变体和抗PD-1抗体的融合蛋白,其中,

8.一种试剂盒,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突变体、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免疫缀合物。

9.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突变体、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免疫缀合物,以及任选地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具有实体瘤的受试者的药物中的用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介素-21(il-21)突变体,其特征在于,与野生型il-21相比,包含以下突变:将野生型il-21的氨基酸序列的第85和86位的r突变为g,第88位的k突变为g,第90位的r突变为e,第5位r和第78位的p都突变为c,并在两个突变的c之间形成二硫键,所述的野生型il-2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6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3.一种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分子编码权利要求1或2所述白介素-21(il-21)突变体。

4.一种免疫缀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缀合物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介素-21突变体和抗pd-1抗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怡然张睿杨丽佳杨军魁余莹冯杰刘斌郭芝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微芯新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