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聚氨酯树脂热熔的,且具有一种节能环保的聚氨酯树脂制备用热熔混合设备。
技术介绍
1、聚氨酯(pu),全名为聚氨基甲酸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1937年由奥托·拜耳等制出此物。聚氨酯有聚酯型和聚醚型二大类。他们可制成聚氨酯塑料(以泡沫塑料为主)、聚氨酯纤维(中国称为氨纶)、聚氨酯橡胶及弹性体,软质聚氨酯主要是具有热塑性的线性结构,它比pvc发泡材料有更好的稳定性、耐化学性、回弹性和力学性能,具有更小的压缩变型性。隔热、隔音、抗震、防毒性能良好。因此用作包装、隔音、过滤材料。硬质聚氨酯塑料质轻、隔音、绝热性能优越、耐化学药品,电性能好,易加工,吸水率低。它主要用于建筑、汽车、航空工业、保温隔热的结构材料。 聚氨酯弹性体性能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耐油,耐磨,耐低温,耐老化,硬度高,有弹性。主要用于制鞋工业和医疗业。聚氨酯还可以制作粘合剂、涂料、合成革等,聚氨酯(pu)最早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德国科学家研发而成,德国科学家将液态的异氰酸酯和液态聚醚或二醇聚酯缩聚生成一种新型材料,该材料的物理性能参数与当时的聚烯烃材料并不相同,科学家将其命名为聚氨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化工制造业蓬勃发展,并在20世纪50年代合成了聚氨酯软质泡沫塑料,这是当时化工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研究,为日后聚氨酯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申请号为cn202122631473.x,公开了一种聚氨酯树脂制备用热熔混合设备,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所述第一箱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箱体右侧
3、上述所提出的技术中混合装置虽然通过第一箱体、进料管、第一支架、安装架、第一电机、传动杆、第一皮带轮、支撑板、第一搅拌轴、第二皮带轮、搅拌叶、第一出料管、第二箱体、第二电机、第二搅拌轴和搅拌杆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聚氨酯树脂原料在混合的过程中,混合效率较差,导致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该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原料混合的均匀性,保证了生产质量和效率,但存在不足的是所述中聚氨酯树脂制备用热熔混合设备尚未针对在热熔过程中会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改进,当聚氨酯树脂暴露在高温或酸性环境下时,它会产生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危害,以及流放空气中,同时对空气环境也会带来较大的污染,这就需要通过在搅拌装置的上方设有一个强劲吸力的抽气净化器,可以将工作 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吸入并且净化,避免了有害气体的溢出对人体带来的伤害以及空气污染,造成环境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聚氨酯树脂制备用热熔混合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涉及用于聚氨酯树脂热熔的
,且具有一种节能环保的聚氨酯树脂制备用热熔混合设备,包括抽气净化器和搅拌装置,所述抽气净化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顶部正对位置开设有抽风口,所述抽气净化器包括排风口、第一吸附杂质层、第二过滤油脂层和第三分子筛滤层,且所述抽风口的面积大于搅拌装置的宽度面积,且所述抽气净化器的后端固定设有第一吸附杂质层,且所述第一吸附杂质层之后同固定设有第二过滤油脂层,所述第二过滤油脂层之后同固定设有第三分子筛滤层,所述抽风口的侧后方固定设有排风口,且排风口呈垂直状,且垂直于地面。
4、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内含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所述第一箱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箱体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底部贯穿安装架的顶部并延伸至安装架的下方,所述传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支架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左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的顶部贯穿第一箱体的底部并延伸至第一箱体的内腔,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第一箱体左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的左侧连通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的底部贯穿第二箱体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二箱体的内腔,所述第二搅拌轴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
5、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左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二出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料阀。
6、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左侧的底部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第一搅拌轴的表面与密封垫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一箱体表面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电性连接。
8、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与第二箱体固定连接。
9、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本技术为一种节能环保的聚氨酯树脂制备用热熔混合设备通过在热熔搅拌装置中增设了抽气净化器来达到净化空气,以及环保的效果,因为在搅拌的过程中,聚氨酯树脂暴露在高温环境下时,它会产生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这对人体以及空气环境带来了很大的不良影响,通过增设强大吸力的抽气净化器可以将运作过程中的气体吸入并且进行净化之后再排除达到环保的效果。
11、本技术为一种节能环保的聚氨酯树脂制备用热熔混合设备通过内部的搅拌装置可以使得在搅拌的过程中搅拌效果更加均匀,效果更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环保的聚氨酯树脂制备用热熔混合设备,包括抽气净化器(1)和搅拌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净化器(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搅拌装置(2),所述搅拌装置(2)的顶部正对位置开设有抽风口(101),所述抽气净化器(1)包括排风口(102)、第一吸附杂质层(103)、第二过滤油脂层(104)和第三分子筛滤层(105),且所述抽风口(101)的面积大于搅拌装置(2)的宽度面积,且所述抽气净化器(1)的后端固定设有第一吸附杂质层(103),且所述第一吸附杂质层(103)之后同固定设有第二过滤油脂层(104),所述第二过滤油脂层(104)之后同固定设有第三分子筛滤层(105),所述抽风口(101)的侧后方固定设有排风口(102),且排风口(102)呈垂直状,且垂直于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聚氨酯树脂制备用热熔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2)内含第一箱体(201)和第二箱体(202),所述第一箱体(201)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2011),所述第一箱体(2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212),所述第一箱体(20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聚氨酯树脂制备用热熔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体(202)左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二出料管(2022),所述第一出料管(20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料阀(20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聚氨酯树脂制备用热熔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0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203),所述第二支架(203)左侧的底部与支撑板(209)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聚氨酯树脂制备用热熔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2013),所述第一搅拌轴(211)的表面与密封垫(2013)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一箱体(201)表面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012),所述控制器(2012)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电机(204)和第二电机(214)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聚氨酯树脂制备用热熔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12)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213),所述底板(213)的顶部与第二箱体(202)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的聚氨酯树脂制备用热熔混合设备,包括抽气净化器(1)和搅拌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净化器(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搅拌装置(2),所述搅拌装置(2)的顶部正对位置开设有抽风口(101),所述抽气净化器(1)包括排风口(102)、第一吸附杂质层(103)、第二过滤油脂层(104)和第三分子筛滤层(105),且所述抽风口(101)的面积大于搅拌装置(2)的宽度面积,且所述抽气净化器(1)的后端固定设有第一吸附杂质层(103),且所述第一吸附杂质层(103)之后同固定设有第二过滤油脂层(104),所述第二过滤油脂层(104)之后同固定设有第三分子筛滤层(105),所述抽风口(101)的侧后方固定设有排风口(102),且排风口(102)呈垂直状,且垂直于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聚氨酯树脂制备用热熔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2)内含第一箱体(201)和第二箱体(202),所述第一箱体(201)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2011),所述第一箱体(2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212),所述第一箱体(20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05),所述安装架(2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04),所述第一电机(20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207),所述传动杆(207)的底部贯穿安装架(205)的顶部并延伸至安装架(205)的下方,所述传动杆(20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206),所述第一支架(212)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9),所述支撑板(209)顶部的左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搅拌轴(211),所述第一搅拌轴(2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210),所述第二皮带轮(210)通过皮带(208)与第一皮带轮(206)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栋,叶海州,陈蒙蒙,徐夏蕾,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耐东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