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7724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合成喹啉类化合物的方法,采用具有邻位3‑羟基丙烯基的芳氨作为原料,加入配体和碱反应制得;所述的喹啉类化合物是指包含式i结构的化合物;所述的具有邻位3‑羟基丙烯基的芳氨是指包含式ii结构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合成方法,为传统的多步反应方式提供了高效、低耗的替代选择,这是一种环保的原子经济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催化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配合物及催化烯丙醇异构化合成喹啉类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喹啉被认为是在天然产物和功能性有机材料中具有突出的生物应用的一类分子。多数喹啉基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例如,nora外排泵抑制剂、天然产物芸香宁碱、抗胰腺导管腺癌、抗疟原虫、抗疟原虫和抗癌。

2、

3、因此,发展具有高原子经济性的合成喹啉类结构是合成化学的核心目标之一。其中,烯丙基醇的催化异构化是获得无需经典氧化/还原步骤的碳基化合物的途径,是一种原子经济、高效、一步、优雅的生产醛和酮的捷径。近几十年来,基于钌、铑、钯和铱的贵金属过渡金属配合物已成功开发,用于烯丙醇的高效氧化还原异构化。另外,如铁、金、钴和锰,也被用于烯丙基醇的异构化。

4、此外,杨震课题组还实现了烯丙基醇的光氧化还原催化(guo,k.;zhang,z.;li,a.;li,y.;huang,j.;yang,z.angew.chem.int.ed.2020,59(28),11660–11668.)和电催化(li,a.;zheng,n.;guo,k.;z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采用具有邻位3-羟基丙烯基的芳氨作为原料,加入配体和碱反应制得;

2.一种合成式b所示化合物的方法,采用式a所示的化合物为原料,加入配体和碱反应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体具有式II-1所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体具有以下结构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体为所述碱为叔丁醇钠。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体与碱的摩尔比例为1:(0.5-2);优选摩尔比例为1:(0.8-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采用具有邻位3-羟基丙烯基的芳氨作为原料,加入配体和碱反应制得;

2.一种合成式b所示化合物的方法,采用式a所示的化合物为原料,加入配体和碱反应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体具有式ii-1所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体具有以下结构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体为所述碱为叔丁醇钠。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奇周熊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