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连接器及与之配合的插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7469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及导电端子(2),绝缘本体包括分隔的隔板(11),该隔板间并设有插槽(12),而隔板内并设有与该插槽相通的收容槽(15)。上述导电端子设置于收容槽内,导电端子包括一具有第一端的固持臂(21)、自固持臂的第一端延伸出的焊接脚(22)及自固持部的第一端倾斜延伸出的摆动臂(23),摆动臂的末端设有弧形的接触部(24),该接触部具有相反弯折弧度的颈部(241)及抵靠部(242),该抵靠部由颈部往自由端方向呈弧扩状延伸,可保证插头连接器从不同角度插入插座连接器,且可保持顺畅操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座连接器及与之配合的插头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及与之配合的插头连接器,尤其涉及用于 连接电池的插座跟插头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电池连接器是用于电气裝置充电时提供电路裝置间互相连接的,其端子接 触面积较大以保证大电流的通过,在实际使用中则需要较大插拔力,然该种情 况可能导致连接器的不稳定固持。所以希望设计出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前述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稳定、方便插接的插 座连接器及与其对接的插头连接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 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包括分隔的隔板,该隔板间并设有插槽,而隔板内并设有与该插槽相通的收容槽;上述导电端子设置于收容槽内,导电端子 包括一具有第一端的固持臂、自固持臂的第一端延伸出的焊接脚及自固持部的第一端倾斜延伸出的摆动臂,导电端子的摆动臂的末端设有弧形的接触部,该 接触部具有相反弯折弧度的颈部及抵靠部,该抵靠部由颈部往自由端方向呈弧扩状延伸。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可保证插头连接器从不同角度插入插座连接器,且可保持顺畅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插座连接器的端子的立体图。图4 、5是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其他实施例的端子的立体图,端子结构与图3所示的端子类似。图6是图1所示的插座连接器被部份切除的立体图,以显示端子与收容槽 的配合关系。图7是本技术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图8是图7所示的插头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9是图7所示的插头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 6显示了插座连接器100 ,图7-9显示了与插座连接器配合的插头连接器200 。参图l 、2所示,插座连接器100包括纵长的绝缘本体1及若干导电端子2 。绝 缘本体1设有若干由隔板11间隔开的一排并列的插槽12 ,该排插槽的两端与绝缘 本体的外側壁(即侧板14)之间形成一定位槽13。定位槽13与插槽12并列,且 定位槽及插槽均向上贯穿绝缘本体的顶面及向前贯穿绝缘本体的前端面。插槽 用以供对接的插头连接器200的导电端子6接插,定位槽13用以收容对接的插头 连接器的导引壁57 (参图8所示)。绝缘本体的两端设有凸块16 ,其可与周边元 件配合固定。导电端子2包括呈水平状的固持臂21 、自固持臂21的一端(即第一端210) 的下边缘向下垂直延伸的焊接脚22及自固持臂21的第一端210的上边缘倾斜向 上且向另一端(即第二端211)延伸的摆动臂23 。参图3 ,固持臂21的第一端210 向上垂直延伸出一固定部212 ,第二端亦向上垂直延伸出另一固定部213 ,该两 固定部与摆动臂23位于固持臂的同一侧。摆动臂23的末端弧形弯折,形成接触 部24 ,该接触部包括呈反向弯折弧度的颈部241及抵靠部242 ,其中颈部241自摆 动臂末端延伸,抵靠部242由颈部往自由端方向呈弧扩状地延伸。参图6 ,隔板11的一侧设有端子收容槽15 ,收容槽15包括供导电端子固持臂 21及固定部212 、 213固定的定位部151 。收容槽15还包括供摆动臂23及接触部24 容纳的收容部152 ,该收容部152较定位部151凹陷得更深且连通插槽12 ,如此, 摆动部23可在绝缘本体的纵长方向上移动。参图3~5 ,其中图4 、 5为导电端子的其他形成。图3的导电端子的固持臂21 的两端设有倒刺215 、 216以起固定作用,倒刺及前述两固定部212 、 213为固持臂的附加固持部分,起进一步固定作用。图4的导电端子3的固持臂的第一端310 未设有向上延伸的固定部,图5的导电端子的固持臂的第一 、第二端410 、 411均 未设有向上延伸的固定部,当然,固持臂41的上边缘亦可设置倒刺412 。参图7 、 8 ,插头连接器200包括绝缘本体5及导电端子6 ,绝缘本体包括基部 51 ,基部设有向前端面及底面贯穿的收容槽52 。导电端子包括板状接触部61 、 固定部62及焊接脚63 ,其中固定部包括自接触部61后边缘向后、向下延伸的第 一部621及自后边缘的上方向后延伸的第二部622 ,第二部622的下边缘具有倒 刺。焊接脚63自第一部向下延伸,且第一部621设有较焊接脚向后凸伸的抵挡部 6210 ,结合图9 ,该凸块可防止导电端子自下方脱离绝缘本体。导电端子6借助 固定部62固定于基部51内。基部的前端面在两侧向前延伸出与导电端子的接触 部61并行的导引壁57 ,其可导引插入插头连接器的定位槽。参图8 、 9 ,基部51的两端在靠近底面处向外延伸出凸缘53 ,凸缘的底面向 下设有两截面积不同的定位柱531 。基部51在靠近两端处设有向下、向后贯穿的 槽道54 , 一抓板件8固定该槽道54内,其中抓板件8包括固定于槽道54内的具有 倒刺的固持部81及自固持部向下延伸的两固持脚82 ,末端呈钩状的固持脚则延 伸出绝缘本体的底面以将插头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凸缘53在靠近其两端处设 有向后贯通的容纳部55 , 一具有通孔71的固定件7放置于该容纳部55内,且凸缘 在对应通孔71处设有通孔551 、 552以供螺栓等固定元件通过'其中通孔552且向 后贯穿绝缘本体。插头连接器200可自插座连接器100的前端面或顶面插入插座连接器,插头 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板状接触部61插入插座连接器的插槽12内,且导接插座连 接器的凸伸入插槽12的导电端子2的抵靠部242 。由于导电端子2的抵靠部242呈 弧扩状设置,使得插头连接器沿两方向或其间的任一角度插入插座连接器时, 板状接触部均可顺畅地通过导电端子2的抵靠部242 ,并受导电端子2的弹性抵顶 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包括分隔的隔板,该隔板间并设有插槽,而隔板内并设有与该插槽相通的收容槽;上述导电端子设置于收容槽内,导电端子包括一具有第一端的固持臂、自固持臂的第一端延伸出的焊接脚及自固持部的第一端倾斜延伸出的摆动臂,其特征在于:导电端子的摆动臂的末端设有弧形的接触部,该接触部具有相反弯折弧度的颈部及抵靠部,该抵靠部由颈部往自由端方向呈弧扩状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包括分隔的隔板,该隔板间并设有插槽,而隔板内并设有与该插槽相通的收容槽;上述导电端子设置于收容槽内,导电端子包括一具有第一端的固持臂、自固持臂的第一端延伸出的焊接脚及自固持部的第一端倾斜延伸出的摆动臂,其特征在于导电端子的摆动臂的末端设有弧形的接触部,该接触部具有相反弯折弧度的颈部及抵靠部,该抵靠部由颈部往自由端方向呈弧扩状延伸。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导电端子的摆动部是自 固持臂的第一端沿远离焊接脚的方向延伸的。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导电端子的固持臂设有 起固定作用的倒刺。4. 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导电端子的固持臂 的第一端及相对第一端的第二端设有倒刺。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固持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