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门扇把手和一种用于解锁包括这种把手的门扇的方法。
技术介绍
1、一些车辆配备有凹入其门中的把手。这些把手允许获得改进的美学效果,因为它们与门的其余部分融合,并且因此是非常离散的。由于其相对于车门的齐平位置,这种类型的把手还允许在车辆移动时改善车辆的空气动力学。
2、这些凹入式把手可具有机械版本和机动化版本。
3、已知的门扇把手通常包括用于附接在门上的支架和通过铰链连接到支撑件的抓握元件。后者可以是水平的或垂直的,这是更常见的。
4、抓握元件能够相对于支撑件在静止位置和门的打开位置之间旋转或平移移动,在静止位置,抓握元件定位成基本上平行于支架并凹入门中(或与门板的外表面齐平),在门的打开位置,抓握元件相对于支撑件倾斜并因此展开。
5、这种把手通过机械连杆(例如通过鲍登缆线)连接到存在于机动车辆的门上的闩锁。当使用者希望打开他的机动车辆的门时,他拉动抓握元件,因此在鲍登线缆上施加力,从而解锁进入车辆的通道并打开门。把手和闩锁之间的这种类型的机械链接具有缺点。例如,在与另一车辆剧烈接触的情况下并且当抓握元件处于其静止或展开位置时,即使使用者没有在抓握元件上施加牵引力并因此没有在鲍登线缆上施加牵引力,在这种事故期间经历的加速度也可能导致车门打开。
6、因此,在gb 2 548 146中提出了一种在没有鲍登缆线的情况下连接到闩锁的把手。该把手包括抓握元件,该抓握元件延伸有前端和后端以及处于折叠位置时与门的外表面齐平的外表面。把手包括弯曲的支撑臂,该弯曲
7、然而,由于车辆经历的加速效应和传感器的惯性致动,车辆的事故可能导致传感器的意外致动,并且因此导致门的不希望的打开。
8、文献ep 3 835 519 b1公开了一种把手组件,该把手组件包括附接至门的支架和配置为在静止位置、展开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位的可移动抓握元件。开关通过抓握元件从展开位置到解锁位置的移位而被激活,该激活允许门的打开。
9、然而,激活行程(即,展开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的移位)相当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通过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门扇把手来克服上述缺点,该门扇把手包括:
2、-支架,所述支架配置为附接到门结构,
3、-抓握元件,所述抓握元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架旋转移动,所述抓握元件配置为从静止位置移位到展开位置以及从展开位置移位到解锁位置,所述抓握元件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形成所述抓握元件的旋转中心,所述第二端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形成所述抓握元件的抓持区域,所述第二部分形成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界面,
4、-检测器,所述检测器附接到所述支架,所述检测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抓握元件从展开位置到解锁位置的移位并且配置为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移位而发送信号,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第二部分包括致动杆,所述致动杆定位在所述第二端上并且被配置为当所述抓握元件从展开位置移位到解锁位置时激活放置在所述致动杆前方的所述检测器。
5、由于这种构造,检测器和被配置为激活该检测器的相关联的致动杆尽可能远离抓握元件的旋转中心放置,从而允许激活检测器然后解锁并打开门所必需的必要旋转角度最小化。因此,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门把手相比,把手行程(即,抓握元件行程)可以减小并低四倍。
6、根据单独地或组合地采用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门扇把手的一些可选特征:
7、-抓握元件的第二端的远端端点从展开位置到解锁位置的移位可以包括在5毫米和9毫米之间,优选地基本上等于6毫米;
8、-杆可以被配置为从被动位置移位到中间位置,并且从中间位置移位到主动位置,在被动位置中,杆与检测器相距一定距离,在中间位置中,杆基本上与检测器接触,在主动位置中,杆在检测器上施加力;
9、-杆可以例如通过夹持、胶合或力配合附接到抓握元件;
10、-杆可以包括配置成致动检测器的凸轮轴;
11、-凸轮轴可以包括倾斜端部,该倾斜端部配置为当抓握元件从展开位置移位到解锁位置时致动检测器;
12、-所述致动杆可以包括主体,所述主体被配置为将所述致动杆附接到所述抓握元件,所述凸轮轴从所述主体的端部延伸;
13、-主体可以具有u形形状,并且可以包括多个孔,所述多个孔被配置为与抓握元件的多个垫配合;
14、-抓握元件可以配置为通过用于推动抓握元件的机构从其静止位置移位到其展开位置;
15、-检测器可以包括弹性舌,该弹性舌配置为当抓握元件从展开位置移位到解锁位置时由杆推动;
16、-检测器可以包括按钮、可变形微按钮、电感传感器、压电传感器或应变仪传感器;以及
17、-检测器可以形成开关,该开关被配置为在对应于车门的关闭状态的第一位置和对应于车门的打开状态的第二位置之间移位。
18、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机动车门,其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门扇把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门扇把手(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扇把手(1),其中,所述抓握元件(3)的第二端部的远端端点(3’)从所述展开位置(B)到所述解锁位置(C)的移位在5毫米至9毫米之间,优选地基本上等于6毫米。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扇把手(1),其中,所述杆(10)配置为从被动位置移位到中间位置,并且从所述中间位置移位到主动位置,在所述被动位置,所述杆(10)与所述检测器(8)相距一定距离,在所述中间位置,所述杆(10)基本上与所述检测器(8)接触,在所述主动位置,所述杆(10)在所述检测器(8)上施加力。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扇把手(1),其中,所述杆(10)例如通过夹持、胶合或压配合附接到所述抓握元件(3)。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扇把手(1),其中,所述杆(10)包括配置成致动所述检测器(8)的凸轮轴(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扇把手(1),其中,所述凸轮轴(12”)包括倾斜端部,所述倾斜端部配置为当所述抓握元件(3)从所述展开位置(B)移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扇把手(1),其中,所述致动杆(10)包括主体(12’),所述主体(12’)配置为将所述致动杆(10)附接到所述抓握元件(3),所述凸轮轴(12”)从所述主体(12’)的端部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扇把手(1),其中,所述主体(12’)具有U形形状并且包括多个孔,所述多个孔配置为与所述抓握元件(3)的多个垫配合。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扇把手(1),其中,所述抓握元件(3)配置为通过用于推动所述抓握元件(3)的机构从其静止位置(A)移位到其展开位置(B)。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扇把手(1),其中,所述检测器包括弹性舌(13),所述弹性舌(13)配置为当所述抓握元件(3)从所述展开位置(B)移位到所述解锁位置(C)时由所述杆(10)推动。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扇把手(1),其中,所述检测器(8)包括按钮(9)、可变形微按钮、电感传感器、压电传感器或应变仪传感器。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扇把手(1),其中,所述检测器(8)形成开关,所述开关配置成在对应于车门的关闭状态的第一位置和对应于车门的打开状态的第二位置之间移位。
13.一种机动车门,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扇把手(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门扇把手(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扇把手(1),其中,所述抓握元件(3)的第二端部的远端端点(3’)从所述展开位置(b)到所述解锁位置(c)的移位在5毫米至9毫米之间,优选地基本上等于6毫米。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扇把手(1),其中,所述杆(10)配置为从被动位置移位到中间位置,并且从所述中间位置移位到主动位置,在所述被动位置,所述杆(10)与所述检测器(8)相距一定距离,在所述中间位置,所述杆(10)基本上与所述检测器(8)接触,在所述主动位置,所述杆(10)在所述检测器(8)上施加力。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扇把手(1),其中,所述杆(10)例如通过夹持、胶合或压配合附接到所述抓握元件(3)。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扇把手(1),其中,所述杆(10)包括配置成致动所述检测器(8)的凸轮轴(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扇把手(1),其中,所述凸轮轴(12”)包括倾斜端部,所述倾斜端部配置为当所述抓握元件(3)从所述展开位置(b)移位到所述解锁位置(c)时致动所述检测器(8)。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扇把手(1),其中,所述致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皮耶里,A·盖琳,S·鲁泽,D·格雷科,
申请(专利权)人:有信意大利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