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电成像探测方法。
技术介绍
自从1897年Thomson发现并测量出电子的质荷比以来,各种电子成像器 件迅速发展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示波管,显像管,变相管,像增强器等都是 利用高速的电子束轰击荧光屏发光而实现成像的。为了实现图像的采集和存 储,一是利用光学镜头或光纤耦合将荧光屏输出的图像耦合到CCD的光敏面上, 即ICCD(增强型电荷耦合器件);另一种是将背照减薄的CCD做在真空器件内, 代替原有的荧光屏,在额定工作电压下,来自光阴极的电子直接轰击CCD,即 EBCCD (电子轰击电荷耦合器件)。对于ICCD,其成像链为光子一光电子一倍增电子一光子一电荷信号, 该成像过程包括环节过多,会导致图像质量逐渐恶化,其恶化原因主要包括 MCP (微通道板)增益过程中引入的噪声;光电成像路径中的莫尔条纹;元器 件本身的瑕疵以及光纤阵列的不均匀性等形成的固定背景噪声;光学元器件中 的能量损失及弥散导致调制传递函数(MTF /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下降。对于EBCCD,虽然具有较少的电光、光电转换环节,分辨率、信噪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半导体层的电荷感应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光电成像器件的荧光屏换成带衬底(6)的半导体层(5),在半导体层(5)的衬底(6)背面的真空外侧设置位敏阳极(7),所述半导体层(5)的方块电阻范围为100MΩ/□~1000MΩ/□; 2]光电成像器件的光电变换部分(2)接收测量目标的光信号,发射光电子进入电子光学系统(3),经聚焦后进入微通道板(4)倍增,形成电子云; 3]电子云经过电场加速后轰击微通道板(4)后的半导体层(5); 4]半导体层(5)上的电荷通过电荷感应由半导体层(5)衬底(6)背面的位敏阳极(7)收集; 5]通过位敏阳极外接电子读出电路(9)和计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半导体层的电荷感应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光电成像器件的荧光屏换成带衬底(6)的半导体层(5),在半导体层(5)的衬底(6)背面的真空外侧设置位敏阳极(7),所述半导体层(5)的方块电阻范围为100MΩ/□~1000MΩ/□;2]光电成像器件的光电变换部分(2)接收测量目标的光信号,发射光电子进入电子光学系统(3),经聚焦后进入微通道板(4)倍增,形成电子云;3]电子云经过电场加速后轰击微通道板(4)后的半导体层(5);4]半导体层(5)上的电荷通过电荷感应由半导体层(5)衬底(6)背面的位敏阳极(7)收集;5]通过位敏阳极外接电子读出电路(9)和计算机图像输出电路(10)实现成像探测。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半导体层的电荷感应成像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宝升,赵菲菲,赛小锋,张兴华,韦永林,刘永安,朱香平,鄢秋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