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6800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3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吊装工装。该吊装工装包括支撑组件、横梁和吊挂组件,支撑组件的一端与墙体连接,另一端支持于地面。横梁设置在支撑组件上,吊挂组件包括夹板和挂钩板,夹板和挂钩板连接,挂钩板位于夹板的下方,夹板夹持在横梁上,挂钩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被配置为钩挂滑轮。该吊装工装结构简单,通过支撑组件、横梁和吊挂组件的设置实现了在楼层内部对物料进行竖向吊运的目的,在吊运物料的过程中,滑轮将作用力传递至吊挂组件,然后该作用力依次经过横梁和支撑组件,最后传递至墙体和地面,从而提高该吊装工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省时省力,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吊装工装


技术介绍

1、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滑轮在楼内进行物料的吊装和运输。但是实际楼层内的水平受力构件基本以横梁为主,且横梁的位置较高,不易穿孔,这样就无法实现吊挂滑轮的目的,从而难以实现在楼层内部对物料的竖向吊运,降低作业效率,增加成本。

2、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吊装工装,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吊装工装,实现在楼层内部对物料的竖向吊运,提高作业效率,节约成本。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一种吊装工装,包括支撑组件、横梁和吊挂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与墙体连接,另一端支持于地面;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吊挂组件包括夹板和挂钩板,所述夹板和所述挂钩板连接,所述挂钩板位于所述夹板的下方,所述夹板夹持在所述横梁上,所述挂钩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被配置为钩挂滑轮。

4、作为一种吊装工装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横梁包括第一下翼缘,所述夹板夹持于所述第一下翼缘。

5、作为一种吊装工装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板包括连接部和至少两个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且至少两个所述夹持部均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一侧,所述夹持部与所述连接部形成夹持空间,部分所述第一下翼缘容置在所述夹持空间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挂钩板连接。

6、作为一种吊装工装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部的内壁和所述第一下翼缘的外壁均呈弧形设置,以使所述夹持部与所述第一下翼缘相适配。

7、作为一种吊装工装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通孔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通孔等间隔设置。

8、作为一种吊装工装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吊挂组件还包括底托,所述底托的一侧与所述挂钩板连接,所述底托的两端支撑于所述支撑组件。

9、作为一种吊装工装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第三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墙体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三支撑件远离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支撑于所述地面;所述横梁支撑在所述第二支撑件上。

10、作为一种吊装工装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为两个,所述底托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所述底托的一端支撑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底托的另一端支撑于另一所述第二支撑件。

11、作为一种吊装工装的可选技术方案,每一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下翼缘,两个所述第二下翼缘正对设置,所述底托的一端支撑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下翼缘,所述底托的另一端支撑于另一所述第二下翼缘。

12、作为一种吊装工装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第三支撑件均为槽钢件。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4、本技术提供一种吊装工装,该吊装工装包括支撑组件、横梁和吊挂组件,支撑组件的一端与墙体连接,另一端支持于地面,从而提高支撑组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或避免在吊装物料的过程中发生的晃动现象。横梁设置在支撑组件上,吊挂组件包括夹板和挂钩板,夹板和挂钩板连接,挂钩板位于夹板的下方,夹板夹持在横梁上,挂钩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被配置为钩挂滑轮。本技术中的夹板的设置能够提高吊挂组件与横梁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在吊运物料的过程中,吊挂组件与横梁发生松脱的现象,提高安全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吊装工装,结构简单,通过支撑组件、横梁和吊挂组件的设置实现了在楼层内部对物料进行竖向吊运的目的,在吊运物料的过程中,滑轮将作用力传递至吊挂组件,然后该作用力依次经过横梁和支撑组件,最后传递至墙体和地面,从而提高该吊装工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无需传统技术中在位置较高的室内水平构件上开孔的作业工序,省时省力,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吊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00)、横梁(200)和吊挂组件(300),所述支撑组件(100)的一端与墙体(10)连接,另一端支持于地面;所述横梁(200)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100)上;所述吊挂组件(300)包括夹板(310)和挂钩板(320),所述夹板(310)和所述挂钩板(320)连接,所述挂钩板(320)位于所述夹板(310)的下方,所述夹板(310)夹持在所述横梁(200)上,所述挂钩板(320)上开设有通孔(3201),所述通孔(3201)被配置为钩挂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00)包括第一下翼缘(210),所述夹板(310)夹持于所述第一下翼缘(2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310)包括连接部(3101)和至少两个夹持部(3102),所述夹持部(3102)与所述连接部(3101)一体成型,且至少两个所述夹持部(3102)均设置在所述连接部(3101)的一侧,所述夹持部(3102)与所述连接部(3101)形成夹持空间(3103),部分所述第一下翼缘(210)容置在所述夹持空间(3103)内;所述连接部(3101)与所述挂钩板(32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3102)的内壁和所述第一下翼缘(210)的外壁均呈弧形设置,以使所述夹持部(3102)与所述第一下翼缘(210)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201)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通孔(3201)等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组件(300)还包括底托(330),所述底托(330)的一侧与所述挂钩板(320)连接,所述底托(330)的两端支撑于所述支撑组件(1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00)包括第一支撑件(110)、第二支撑件(120)和第三支撑件(130),所述第一支撑件(110)与所述墙体(10)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1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件(130)连接,所述第三支撑件(130)远离所述第二支撑件(120)的一端支撑于所述地面;所述横梁(200)支撑在所述第二支撑件(12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120)设置为两个,所述底托(330)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120)之间,所述底托(330)的一端支撑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支撑件(120),所述底托(330)的另一端支撑于另一所述第二支撑件(1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吊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支撑件(120)包括第二下翼缘(140),两个所述第二下翼缘(140)正对设置,所述底托(330)的一端支撑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下翼缘(140),所述底托(330)的另一端支撑于另一所述第二下翼缘(14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10)、所述第二支撑件(120)和所述第三支撑件(130)均为槽钢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吊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00)、横梁(200)和吊挂组件(300),所述支撑组件(100)的一端与墙体(10)连接,另一端支持于地面;所述横梁(200)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100)上;所述吊挂组件(300)包括夹板(310)和挂钩板(320),所述夹板(310)和所述挂钩板(320)连接,所述挂钩板(320)位于所述夹板(310)的下方,所述夹板(310)夹持在所述横梁(200)上,所述挂钩板(320)上开设有通孔(3201),所述通孔(3201)被配置为钩挂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00)包括第一下翼缘(210),所述夹板(310)夹持于所述第一下翼缘(2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310)包括连接部(3101)和至少两个夹持部(3102),所述夹持部(3102)与所述连接部(3101)一体成型,且至少两个所述夹持部(3102)均设置在所述连接部(3101)的一侧,所述夹持部(3102)与所述连接部(3101)形成夹持空间(3103),部分所述第一下翼缘(210)容置在所述夹持空间(3103)内;所述连接部(3101)与所述挂钩板(32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3102)的内壁和所述第一下翼缘(210)的外壁均呈弧形设置,以使所述夹持部(3102)与所述第一下翼缘(210)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201)设置为多个,且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班少鹏吴艳明佟成龙张武刚周孝武向荣吴双武王星辉曾天祥杨世舟陈立王光启贾培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