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防雾LED车灯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66385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防雾LED车灯的加工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涉及车灯密封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车灯的上料、转运;护具的转运以及车灯的检测和检测标注;车灯的上料,将组装完成的车灯通过护具放置在固定架上;通过第一上料组件实现车灯逐个上料;固定架包括倾斜架;倾斜架中线位置开设有滑槽;倾斜架一端配合安装有挡柱;倾斜架远离挡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上料组件;第一上料组件包括第三电机;丝杆上配合安装有滑架;滑架贯穿滑槽;在使用时,将组装完成的灯具放置在护具内部,将护具放置在倾斜架设置有挡柱的一端,防止护具出现滑落的情况,通过倾斜架底部的第三电机带动丝杆转动,实现丝杆上配合安装的滑架沿滑槽移动,实现推动护具逐个上料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车灯密封检测,具体是新型防雾led车灯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1、车灯是车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保证安全行车而安装在汽车上灯;合格的汽车灯应符合相应的光度、色度和基本环境试验规范;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在灯罩内表面形成雾气,不仅影响车灯外观,而且使车灯效果大打折扣,影响行车安全。现在的车灯在生产的过程中,通过对壳体和灯罩进行单独的注塑成型,这样就需要对壳体和灯罩进行密封固定,为保证车灯的安全使用,在密封完成后,需要对车灯进行气密性检测,防止车灯发生泄漏影响车灯的正常使用;

2、但是现在传统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在进行对车灯检测时,通过向车灯内部进行气压输送,并保持气压,通过观察压力表,观察车灯是否合格,但是现在传统的检测设备只能通过压力表发现该车灯是否合格,当壳体和灯罩之间真正的发生泄露时,无法有效准确的发现泄露的位置,这样在后期的补救时,需要对密封的边缘进行一圈的涂胶密封,造成涂胶浪费的情况,且工作效率低;

3、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2311586556.9公开了一种汽车车灯密封性检测装置;包括设在底板上的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防雾LED车灯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雾LED车灯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车灯(8)通过护具(4)放置在固定架(3)上之后;通过移动组件(2)实现车灯(8)的转运,实现将车灯(8)放置到检测组件(6)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防雾LED车灯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组件(2)包括与架体(1)固定安装的纵向滑台(20);所述的纵向滑台(20)顶部配合安装有第一电机(22);所述的纵向滑台(20)的一侧配合安装有横向滑台(21);所述的横向滑台(21)远离纵向滑台(2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防雾led车灯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雾led车灯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车灯(8)通过护具(4)放置在固定架(3)上之后;通过移动组件(2)实现车灯(8)的转运,实现将车灯(8)放置到检测组件(6)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防雾led车灯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组件(2)包括与架体(1)固定安装的纵向滑台(20);所述的纵向滑台(20)顶部配合安装有第一电机(22);所述的纵向滑台(20)的一侧配合安装有横向滑台(21);所述的横向滑台(21)远离纵向滑台(2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3);其中横向滑台(21)底部配合安装有滑架(24);所述的滑架(24)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旋转气缸(25);所述的旋转气缸(25)通过转杆(26)与旋转架(27)配合安装;所述的旋转架(27)的底板上贯穿配合设置有多个滑柱(29);所述的滑柱(29)底部安装有吸盘(28);所述的吸盘(28)与旋转架(27)的底板之间的滑柱(29)上套设有第一弹簧(2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雾led车灯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护具(4)的转运;倾斜架(30)底部远离第一上料组件(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上料组件(11);所述的第二上料组件(11)包括两个与倾斜架(30)配合安装的转轴(112);其中一个转轴(112)与电机连接,电机通过c型架(111)与倾斜架(30)固定安装;所述的转轴(112)之间设置有连接带(110);所述的连接带(110)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涛朱连杰朱君研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丹金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