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移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6629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2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移动设备,包括:控制模块以及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用于接收卫星信号和/或基站信号的定位器;定位组件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器电连接的第一接插部,机身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第二接插部;定位组件与安装座对准时,第一接插部与第二接插部相对于安装座处于初始位置;定位组件与安装座锁紧时,第一接插部与第二接插部相对于安装座处于第一位置,初始位置不同于第一位置。如此,将定位组件与安装座由于对准至锁紧所导致的位置状态变化,转移至插接配合后的第一接插部与第二接插部的位置变化,从而实现定位组件与机身的可拆卸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移动定位,特别是涉及自移动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自移动设备应运而生,逐步替代传统手动式或操控式设备,以节省或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作业效率,比如:智能割草机、扫地机器人等。

2、通常自移动设备的核心在于移动导航,根据自身的位置坐标实现自动导航,使之在既定路径或者工作区域内移动。为获取自身位置坐标,自移动设备中会集成定位设备,比如:rtk(实时差分定位)模块等,利用rtk模块接收卫星信号,以确定出自身位置坐标,以便实现自动导航。当然,为了便于准确定位,还可在既定的路径或工作区域内设置基站。

3、然而,现有自移动设备的定位设备,因受限于结构设计,导致定位信号较差,无法精准定位自身位置坐标;同时,定位设备的装配较为复杂,导致装配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位置坐标定位精准且装配效率高的自移动设备。

2、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自移动设备,所述自移动设备包括:机身;移动模块,被配置为安装于所述机身上,用于驱使所述机身沿着设定的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移动设备,所述自移动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准后通过旋转配合以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其一为限位筋,另一为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旋转角度大致等于对准时所述定位器与所述机身中轴线之间的夹角,所述定位器包括:惯导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上还设有限定所述第一接插部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移动设备,所述自移动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准后通过旋转配合以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其一为限位筋,另一为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旋转角度大致等于对准时所述定位器与所述机身中轴线之间的夹角,所述定位器包括:惯导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上还设有限定所述第一接插部位置的第一接插限位部,所述安装座上还设有限定所述第二接插部位置的第二接插限位部,所述第一接插限位部与所述第二接插限位部插接配合,使得所述第一接插部与所述第二接插部插接配合,以实现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控制模块之间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插限位部相对所述定位组件能绕所述定位组件的轴线转动;和/或,所述第二接插限位部相对所述安装座能绕所述安装座的轴线转动,以使所述定位组件能至少以绕自身轴线旋转方式装设于所述安装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插限位部和\或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以用于排出液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还包括定位组件限位装置,所述定位组件限位装置能对定位组件进行限位,避免其在安装座上发生晃动或松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弹性限位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江连洪奎沈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