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子宫内膜损伤修复的蛋白溶液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6618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子宫内膜损伤修复的蛋白溶液及其应用。所述蛋白溶液包括以下原料:接头多肽‑胶原蛋白、PDGF、透明质酸‑卡拉胶复合材料、生理盐水;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并合成了能够连接PDGF和胶原蛋白的接头多肽,形成PDGF‑接头‑胶原蛋白,可延长PDGF在子宫内膜的附着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了透明质酸‑卡拉胶复合材料,为交联网状结构,可负载PDGF‑接头‑胶原蛋白,有效保护其活性,防止聚集,生物相容性好,对人体和细胞无毒性,可进一步促进子宫内膜损伤修复。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促进子宫内膜损伤修复的蛋白溶液,制得的蛋白溶液可有效促进子宫内膜损伤修复,对细胞无潜在毒性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具体涉及一种促进子宫内膜损伤修复的蛋白溶液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子宫内膜是胚胎孕育的基础,相对较厚的子宫内膜有着更好的承载效果,如果子宫内膜较薄,着床率和着床后的妊娠率都会受到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一个公认标志是子宫内膜的厚度,满足成功的胚胎移植的最小子宫内膜厚度为7 mm,当小于这个数值时,胚胎移植的成功率将受到较大影响,特别是内膜厚度小于5 mm时,通常不能进行胚胎移植,移植后胚胎的存活率也会明显降低。生殖周期中持续变薄的子宫内膜可能与较低的着床率以及较高的流产率有关,人工流产、刮宫、宫腔手术、感染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子宫内膜损伤都可能引起内膜再生障碍,导致月经减少、闭经、反复流产及不孕。据报道,在不孕症患者中,内膜损伤的发生率约为五分之一。目前子宫内膜损伤修复多采用孕雌激素治疗,但是效果较差。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在血管生成和细胞的有丝分裂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们参与血管再生和创伤修复等重要生理过程。pdgf可促进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增殖与侵袭,促进血管再生,对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进子宫内膜损伤修复的蛋白溶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接头多肽-胶原蛋白、PDGF、生理盐水;所述接头多肽-胶原蛋白由以下原料制成:PBS缓冲液、接头多肽、人源III型胶原蛋白和谷氨酰胺转胺酶;所述接头多肽为如下任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子宫内膜损伤修复的蛋白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溶液还包括透明质酸-卡拉胶复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促进子宫内膜损伤修复的蛋白溶液,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PBS缓冲液、接头多肽、人源III型胶原蛋白和谷氨酰胺转胺酶的用量比为1 mL:10mg:4 mg:0.1 mg

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子宫内膜损伤修复的蛋白溶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接头多肽-胶原蛋白、pdgf、生理盐水;所述接头多肽-胶原蛋白由以下原料制成:pbs缓冲液、接头多肽、人源iii型胶原蛋白和谷氨酰胺转胺酶;所述接头多肽为如下任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子宫内膜损伤修复的蛋白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溶液还包括透明质酸-卡拉胶复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促进子宫内膜损伤修复的蛋白溶液,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pbs缓冲液、接头多肽、人源iii型胶原蛋白和谷氨酰胺转胺酶的用量比为1 ml:10mg:4 mg:0.1 m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促进子宫内膜损伤修复的蛋白溶液,其特征在于,步骤(i)所述透明质酸与去离子水的用量比为1 g:20 ml;步骤(i)所述延胡索酸、琥珀酸和蒸馏水的用量比为0.2 g:0.8 g:50 ml;步骤(i)所述透明质酸溶液和延胡索酸-琥珀酸溶液的体积比为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促进子宫内膜损伤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鹏男李奕宏李和清刘锋
申请(专利权)人:首玺广州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