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测试平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测试平台。
技术介绍
1、电池的碰撞测试需要将穿刺头、碰撞头以及电池等测试用具或待测试样品安装在碰撞测试机上。
2、目前在试验台上为了测试性能的稳定和准确性,需要将待测试的样品测试通过人工站立在试验台上将待测试样品挪动,使得待检测样品放到准确的位置。
3、当遇到较大、较重的待测试电池时会导致多人进行协助或者大型器械才能够保证顺利的移动待测试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测试平台,一种能够便于待测电池移动的新型测试平台。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测试平台,包括升降组件、平台组件和滑动组件。
3、升降组件,设置于地面上,所述升降组件能够升降。
4、平台组件,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远离地面的一端,所述平台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的顶柱。
5、滑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平台顶面,所述滑动组件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设置于所述安装孔的顶面且每个所述安装孔内均设置有所述限位环,所述滑动组件还包括滚珠,每个所述顶柱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均放置有所述滚珠,且所述限位环能够限制滚珠脱出。
6、通过升降组件的设置能够保证测试平台的升降,又通过滑动组件的设置能够保证待测试电池的便捷移动,又通过平台组件的设置能够使待测试电池的移动到指定位置后能够停留在指定位置,其中主要是通过
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柱远离所述底板的一面开设有半球形的开口槽。
8、半球形的开口槽能够与滚珠进行适配从而让滚珠在顶柱的顶面能够转动,从而实现待测电池移动的效果
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限位环上均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至少能够穿过三分之一所述滚珠。
10、限位环的主要作用是为了能够让滚珠不那么容易的脱出顶板的限制范围使其发挥本身的作用,而通过至少让滚珠穿过三分之一的滚珠是为了更好的与待测电池接触,避免接触范围过小而出现的移动死点。
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液压柱和第二液压柱,所述顶板底面设置有四根所述第二液压柱,所述底板底面设置有两根所述第一液压柱,四根所述第二液压柱设置于所述顶板底面的四角处。
12、第一液压柱和第二液压柱的设置能够保证顶板和底板之间产生间距从而实现下降滚珠的效果。
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四角设置有对应所述第二液压柱供所述第二液压柱通过的第二通孔。
14、第二通孔的设置能够保证第一液压柱和第二液压柱能够分别对两个板进行不同工况的控制。
1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升降组件的设置能够保证测试平台的升降,又通过滑动组件的设置能够保证待测试电池的便捷移动,又通过平台组件的设置能够使待测试电池的移动到指定位置后能够停留在指定位置,其中主要是通过顶柱将滚珠托起使待测试电池与多个滚珠同时的接触,当待测试电池移动时能够保证多个滚珠共同的转动,将摩擦运动变为滚动从而减小推动待测试电池的运动阻力,最后通过顶板与底板之间产生一定的距离后使滚珠下降从而让待测试电池防止在若干个限位环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柱(111)远离所述底板(12)的一面开设有半球形的开口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限位环(22)上均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至少能够穿过三分之一所述滚珠(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3)包括第一液压柱(31)和第二液压柱(32),所述顶板(11)底面设置有四根所述第二液压柱(32),所述底板(12)底面设置有两根所述第一液压柱(31),四根所述第二液压柱(32)设置于所述顶板(11)底面的四角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四角设置有对应所述第二液压柱(32)供所述第二液压柱(32)通过的第二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柱(111)远离所述底板(12)的一面开设有半球形的开口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限位环(22)上均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至少能够穿过三分之一所述滚珠(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测试平台,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天豪,张旻澍,毕于超,林子峰,余中浩,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