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空调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6609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1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载空调系统及车辆。该车载空调系统包括相互独立的加热回路和制冷回路,加热回路和制冷回路均经过车辆的乘员舱和动力电池系统。加热回路用于为乘员舱和/或动力电池系统加热。制冷回路用于为乘员舱和/或动力电池系统制冷。该车载空调系统的制热或者制冷效率较高,进而提高了整车续航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热管理,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空调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乘车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人们的驾乘舒适度,对车载空调系统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热泵空调系统已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研究的主流系统。

2、现有的车载空调系统通常采用的是单系统热泵空调,来实现对乘员舱或者动力电池系统的加热/降温。然而,单系统热泵空调系统在乘员舱制冷或制热过程中,当动力电池系统也需要制冷/制热时,会使得乘员舱出风温度有较大的波动,从而导致其制冷/制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空调系统及车辆,提高了车载空调系统的制冷或者制热效率。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空调系统。所述车载空调系统包括相互独立的加热回路和制冷回路,所述加热回路和所述制冷回路均经过车辆的乘员舱和动力电池系统。所述加热回路用于为所述乘员舱和/或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加热。所述制冷回路用于为所述乘员舱和/或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制冷。

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空调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空调系统100包括相互独立的加热回路和制冷回路,所述加热回路和所述制冷回路均经过车辆的乘员舱和动力电池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调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空调系统100还包括第一控制器101,所述加热回路至少包括加热装置102、第一循环支路和第二循环支路,所述第一控制器101与所述加热装置102相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支路的一端、所述第二循环支路的一端均与所述加热装置10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支路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循环支路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加热装置102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支路经过所述乘员舱,所述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空调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空调系统100包括相互独立的加热回路和制冷回路,所述加热回路和所述制冷回路均经过车辆的乘员舱和动力电池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调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空调系统100还包括第一控制器101,所述加热回路至少包括加热装置102、第一循环支路和第二循环支路,所述第一控制器101与所述加热装置102相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支路的一端、所述第二循环支路的一端均与所述加热装置10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支路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循环支路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加热装置102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支路经过所述乘员舱,所述第二循环支路经过所述动力电池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空调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101用于若接收到来自于所述车辆的第二控制器的第一加热请求,则控制所述加热装置102产生热量,并使得所述加热回路中流动的第一冷媒流经所述第一循环支路,以通过所述第一冷媒将所述加热装置102产生的热量带向所述乘员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空调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支路至少包括第一阀门103,所述第二循环支路至少包括第二阀门104,所述第一阀门103、所述第二阀门104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器10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空调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101还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加热请求,则打开所述第一阀门103,并关闭所述第二阀门104,以使得所述第一冷媒流经所述第一循环支路且不流经所述第二循环支路;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空调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回路至少包括制冷装置106、第三循环支路和第四循环支路,所述制冷装置106与所述第一控制器101相连接,所述第三循环支路的一端、所述第四循环支路的一端均与所述制冷装置106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耀龙张经科杨敏涛韩素平孟祥廷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