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化BG支架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5963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功能化BG支架及其应用。通过CT拍摄获得精准的眶骨损伤部位形态,并通过光固化/烧结3D打印技术获得了孔径大小、空隙率、孔排列方式均与自然骨更相似的支架。找到了成骨能力最佳的参杂剂Zn并摸索其最适浓度、最佳力学性能和降解率的PCL负载量、最佳生物连接剂PDA以及它的负载量0.5 wt%反应15 min、最佳生物活性因子hExo以及它的作用浓度;研究了pBG‑Zn/PDA‑hExo支架的体内外功能,其具有显著的抗炎,促新生血管和促新生骨再生能力。该支架能够精准匹配眶骨损伤部位结构、力学性能、降解率适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显著的促新生血管、抗炎、细胞募集及促新生骨再生能力,为眶骨缺损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治疗策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骨缺损修复支架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能化bg支架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眼眶骨折是常见的颅颌面损伤类型之一,可导致严重的视功能障碍。据报道,在面部创伤中,有40%属于眼眶骨折。眼眶底部和内侧壁骨折是眼眶骨折最常见的两个部位,其中眼眶底部骨折占60%-70%,88%的眼眶骨折患者会导致复视和斜视的发生。

2、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植入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1)自体骨,自体骨移植是治疗骨缺损的“金标准”,具有骨传导、骨诱导和成骨特性,但供骨来源有限,需二次手术,且很难根据患者的骨缺损塑形。(2) 钛网,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机械强度,但不能血管化,太阳照射会引起高热,植入过深可能会损伤视神经,长期处于体内存在感染等风险。(3) 多孔聚乙烯片(medpore),由高密度聚乙烯制备而成,不可降解,在植入后患者的复视、眼球凹 陷和运动障碍等得到明显改善,且其相互贯通的多孔结构可以有利于血管的长入。但medpore材料缺乏刚性;植入后在影像学检查中不显影,难以判断植入位置是否合适,影响术后随访;植入多年后有出现炎性肉芽肿和眶内脓肿等异物反应。(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功能化BG支架,其特征在于:其为将PCL、DA、hExo负载在BG-Zn支架表面得到的pBG-Zn/PDA-hExo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化BG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BG-Zn支架通过将锌源分散至刚性树脂后与BG混合得到的浆料,经3D打印和高温烧结制备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化BG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hExo通过缺氧诱导rADSCs、收集培养基后,利用超高速离心法获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化BG支架,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功能化BG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能化bg支架,其特征在于:其为将pcl、da、hexo负载在bg-zn支架表面得到的pbg-zn/pda-hexo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化bg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bg-zn支架通过将锌源分散至刚性树脂后与bg混合得到的浆料,经3d打印和高温烧结制备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化bg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hexo通过缺氧诱导radscs、收集培养基后,利用超高速离心法获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化bg支架,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功能化bg支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清清刘治蓉施节亮任晓斌王伟吴文灿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