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测向定位,尤其涉及一种多通道射频前端装置。
技术介绍
1、测向定位系统根据电磁波的传播特性,来确定辐射源的方向及具体位置,以实现无线定位的目的。
2、测向定位系统包括射频前端装置、控制器、天线阵列和本振源,射频前端装置分别与控制器、天线阵列和本振源连接。天线阵列配有多个天线振子,每个天线振子均通过射频线与射频前端装置连接,形成多个通道,且射频前端装置的每个通道也需要通过射频线与本振源连接,同时需要每个通道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器连接,这就导致射频前端装置内需要大量走线,也增加了数据线和射频线交叉干扰的风险,影响射频前端装置的正常使用。
3、因此,亟需一种多通道射频前端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通道射频前端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通道射频前端装置,包括:
3、外壳,其具有天线振子接口、本振源接口和处理器接口;
4、射频前端模块,其包括射频线组件、数据线、电路板、安装组件和隔离板,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射频线组件包括第一射频线和第二射频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均安装有所述电路板,每个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射频线与所述天线振子接口连接,每个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二射频线与所述本振源接口连接,每个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数据线与所述处理器接口连接,沿第一
5、进一步地,所述射频前端模块还包括屏蔽件,所述屏蔽件围设于所述电路板的部分元器件上。
6、进一步地,所述多通道射频前端装置还包括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包括吸风扇和排风扇,所述吸风扇和所述排风扇沿第二方向正对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以形成沿第二方向流动的气流散热路径,所述安装组件和所述隔离板位于所述气流散热路径上。
7、进一步地,所述吸风扇和所述排风扇的数量均为至少一个,各所述吸风扇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各所述排风扇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外壳内。
8、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吸风孔,所述吸风孔与所述吸风扇连通。
9、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开设有排风孔,所述排风孔与所述排风扇连通。
10、进一步地,所述多通道射频前端装置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和防护罩,所述电源安装于所述防护罩内,所述防护罩安装于所述外壳内。
11、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包括第一散热部和第二散热部,所述防护罩包括第一导热部和第二导热部,所述第一散热部由所述第一导热部导热,所述第二散热部由所述第二导热部导热,所述第一导热部和所述第二导热部均位于所述气流散热路径上。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热部与所述第二导热部形成台阶。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均设置有多个安装位,所述电路板能够安装于所述安装位上。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5、本技术提供的多通道射频前端装置包括外壳和射频前端模块,外壳具有天线振子接口、本振源接口和处理器接口,射频前端模块包括射频线组件、数据线、电路板、安装组件和隔离板,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射频线组件包括第一射频线和第二射频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外壳内,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均安装有电路板,每个电路板通过第一射频线与天线振子接口连接,每个电路板通过第二射频线与本振源接口连接,每个电路板通过数据线与处理器接口连接,沿第一方向,射频线组件和数据线分设于对应的第一安装板或第二安装板的两侧,隔离板沿第一方向设置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通过射频线和数据线在安装板的不同面上走线,且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设置隔离板,方便走线,减少互相干扰,提高可靠性,从而保证该射频前端装置的正常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通道射频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射频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前端模块(2)还包括屏蔽件(24),所述屏蔽件(24)围设于所述电路板(21)的部分元器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射频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射频前端装置还包括散热模块(3),所述散热模块(3)包括吸风扇(31)和排风扇(32),所述吸风扇(31)和所述排风扇(32)沿第二方向正对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以形成沿第二方向流动的气流散热路径,所述安装组件(22)和所述隔离板(23)位于所述气流散热路径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通道射频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扇(31)和所述排风扇(32)的数量均为至少一个,各所述吸风扇(31)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各所述排风扇(32)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通道射频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开设有吸风孔(15),所述吸风孔(15)与所述吸风扇(3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通道射频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射频前端装置包括电源模块(4),所述电源模块(4)包括电源(41)和防护罩(42),所述电源(41)安装于所述防护罩(42)内,所述防护罩(42)安装于所述外壳(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通道射频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41)包括第一散热部(411)和第二散热部(412),所述防护罩(42)包括第一导热部(421)和第二导热部(422),所述第一散热部(411)由所述第一导热部(421)导热,所述第二散热部(412)由所述第二导热部(422)导热,所述第一导热部(421)和所述第二导热部(422)均位于所述气流散热路径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通道射频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部(421)与所述第二导热部(422)形成台阶(42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射频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21)和所述第二安装板(222)上均设置有多个安装位(223),所述电路板(21)能够安装于所述安装位(22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射频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射频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前端模块(2)还包括屏蔽件(24),所述屏蔽件(24)围设于所述电路板(21)的部分元器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射频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射频前端装置还包括散热模块(3),所述散热模块(3)包括吸风扇(31)和排风扇(32),所述吸风扇(31)和所述排风扇(32)沿第二方向正对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以形成沿第二方向流动的气流散热路径,所述安装组件(22)和所述隔离板(23)位于所述气流散热路径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通道射频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扇(31)和所述排风扇(32)的数量均为至少一个,各所述吸风扇(31)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各所述排风扇(32)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通道射频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开设有吸风孔(15),所述吸风孔(15)与所述吸风扇(3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通道射频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辰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