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屏无人机,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用相机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1、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无人机实际上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固定翼飞机、无人垂直起降飞机[3]、无人飞艇、无人直升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伞翼机等。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由于无人驾驶飞机对未来空战有着重要的意义。
2、为保证无人机侦查数据的精确性,军用的无人机上所使用的摄像头普遍采用高精度摄像机,并在高精度摄像机上集成有多光谱传感器、热成像模块、拍摄摸块、红外模块等等,因此摄像机的制作成品占整机制作成本的一半左右;而民用的无人机上所使用的摄像机也为整机的一半作用。
3、在无人机飞翔的过程中,因操作人员操作失误产生的与外部物品相撞或无人机本体受到外力后,无人机会出现机翼受损或传感器失灵的现象,在这些情况下操作员无法通过遥控器来对无人机的飞翔姿态进行控制,就会造成无人机直接从高空或低空跌落,因无人机上的摄像机上并没有设置有防护装置,在无人机跌落后,无人机与地面的撞击力会作用与摄像机处,从而造成摄像机的损坏。
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具有相机保护功能的无人机。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无人机用相机保护装置,以更加确切地解决上述的相机没有防护机构的问题。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
3、本技术提出一种无人机用相机保护装置,包括机体和设置于机体上的传感器单元,以及与所述传感器单元连接的第一气囊组件和第二气囊组件,所述第一气囊组件连接有第一辅助定位件,所述第二气囊组件连接有第二辅助定位件,所述机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一气囊组件,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摄像机,所述机体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机架,两个所述机架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内部设置有第二气囊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囊体通过连接件连接的保护网组件和对所述连接件悬挂的复位悬挂组件。
4、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单元还包括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磁罗盘传感器,且所述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磁罗盘传感器中其一与所述第一气囊组件和第二气囊组件连接。
5、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囊组件包括与所述传感器单元连接的第一充气单元和与所述第一充气单元连接的第一囊体,所述第一充气单元的输出端位于所述第一囊体内。
6、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气囊组件包括与所述传感器单元连接的第二充气单元和与所述第二充气单元连接的第二囊体,所述第二充气单元的输出端位于所述第二囊体内。
7、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囊体与第二囊体呈环形或矩形设置。
8、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囊体的长度大于所述摄像机的长度,所述第一囊体的宽度大于所述摄像机的宽度;所述第二囊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囊体的长度,所述第二囊头的宽度大于第一囊体的宽度。
9、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囊体充气后底部会与所述第二固定板顶部相抵,所述第二囊体充气后顶部会与机体底部相抵,并对充气后的所述第一囊体包裹。
10、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辅助定位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囊体连接的第一粘胶片和与所述第一粘胶片相对的第一粘胶区,所述第一粘胶区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二辅助定位件包括与所述第二囊体连接的第二粘胶片和与所述第二粘胶片相对的第二粘胶区,所述第二粘胶区设置于所述机体的底部。
11、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网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的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外缠绕连接有网体。
12、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复位悬挂组件包括固定端和与所述固定端连接的悬挂端,所述固定端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外设置有扭转弹簧,所述悬挂端上开设有与所述转轴相配合的连接槽,所述悬挂端上开设有与所述扭转弹簧端部连接的插入孔。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4、在机体飞翔侦查的过程中,当机体或机翼在受到外力或在与外部撞击损坏后,传感器组件所监测到的数据会超出机体内的预设范围时,会将信息传输至第一气囊组件和第二气囊组件内部,第一气囊组件和第二囊体在接收到信息后会先后进行充气弹出工作,并摄像机进行隔离保护;其中,第一气囊组件在弹出后会先对摄像机进行封闭,第一气囊组件在弹出后会带到网体同步向下运动,而第二气囊组件会进一步的对第一气囊组件进行封闭,对摄像机采用两层气囊封闭保护,可以有效的增加摄像机的安全性,同时可以避免摄像机所拍摄的数据在跌落后烧毁现象;其中,网体与第一囊体直接存在一定的距离,该距离的存在可以针对头部尖锐身体较宽的尖锐物(如石子),针对这类物品,即使尖锐端插入至网体内部,身体部位同样会被网体阻隔,而网体与第一囊体直接的距离可以是尖锐端在插入至网体后不会直接与第一囊体接触,进而起到了对第一囊体保护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用相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和设置于所述机体上的传感器单元,以及与所述传感器单元连接的第一气囊组件和第二气囊组件,所述第一气囊组件连接有第一辅助定位件,所述第二气囊组件连接有第二辅助定位件,所述机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所述第一气囊组件,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摄像机,所述机体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机架,两个所述机架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二气囊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气囊组件通过连接件连接的保护网组件和对所述连接件悬挂的复位悬挂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相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磁罗盘传感器,且所述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磁罗盘传感器中其一与所述第一气囊组件和第二气囊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相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组件包括与所述传感器单元连接的第一充气单元和与所述第一充气单元连接的第一囊体,所述第一充气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相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囊组件包括与所述传感器单元连接的第二充气单元和与所述第二充气单元连接的第二囊体,所述第二充气单元的输出端位于所述第二囊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相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囊体与第二囊体呈环形或矩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相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囊体的长度大于所述摄像机的长度,所述第一囊体的宽度大于所述摄像机的宽度;所述第二囊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囊体的长度,所述第二囊体的宽度大于第一囊体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相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囊体充气后底部会与所述第二固定板顶部相抵,所述第二囊体充气后顶部会与机体底部相抵,并对充气后的所述第一囊体包裹。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相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定位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囊体连接的第一粘胶片和与所述第一粘胶片相对的第一粘胶区,所述第一粘胶区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二辅助定位件包括与所述第二囊体连接的第二粘胶片和与所述第二粘胶片相对的第二粘胶区,所述第二粘胶区设置于所述机体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相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网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的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外缠绕连接有网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相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悬挂组件包括固定端和与所述固定端连接的悬挂端,所述固定端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外设置有扭转弹簧,所述悬挂端上开设有与所述转轴相配合的连接槽,所述悬挂端上开设有与所述扭转弹簧端部连接的插入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用相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和设置于所述机体上的传感器单元,以及与所述传感器单元连接的第一气囊组件和第二气囊组件,所述第一气囊组件连接有第一辅助定位件,所述第二气囊组件连接有第二辅助定位件,所述机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所述第一气囊组件,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摄像机,所述机体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机架,两个所述机架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二气囊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气囊组件通过连接件连接的保护网组件和对所述连接件悬挂的复位悬挂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相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磁罗盘传感器,且所述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磁罗盘传感器中其一与所述第一气囊组件和第二气囊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相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组件包括与所述传感器单元连接的第一充气单元和与所述第一充气单元连接的第一囊体,所述第一充气单元的输出端位于所述第一囊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相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囊组件包括与所述传感器单元连接的第二充气单元和与所述第二充气单元连接的第二囊体,所述第二充气单元的输出端位于所述第二囊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相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正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腾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