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混合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572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16
本技术涉及一种搅拌混合下料装置,其包括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主要由转杆、设在转杆上的搅拌叶及电机组成,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搅拌槽,所述搅拌槽以水平卧式设置,沿搅拌槽的纵向方向将所述转杆可转动地连接在搅拌槽的两端部上,同时在搅拌槽的一纵侧端设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转杆连接;所述搅拌叶为T型状,并沿着转杆的纵向方向,所述搅拌叶以螺旋状分布方式错位90°间隔设置。同时,搅拌叶的长度为8‑12cm,搅拌叶的顶部与搅拌槽底部之间的间隙为2‑3cm,对于两相邻搅拌叶,将其中一搅拌叶经绕转杆旋转后可与另一搅拌叶首尾重叠,所述首尾重叠的长度为1‑3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材料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搅拌混合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技术背景

1、pla(聚乳酸)生物降解材料具有环保易降解等性能,被广泛用于薄膜袋、环保食品袋以及诸如食品用具、食杯餐盒、刀叉吸管、牙棒牙刷等生活用品中。但是pla材料存在脆性大而韧性不足的缺陷,因此,需要将pla、pbat、pbs或淀粉,以及各类助剂进行多种物料混合、搅拌。但是,现有的搅拌装置的搅拌叶均为位于同一水平面对称间隔分布,不适用于pla生物降解材料与其他材料、助剂在慢速搅拌下的搅拌混合,急需一种搅拌叶以螺旋状分布方式错位设置的搅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搅拌装置不适用于pla与其他物料在慢速搅拌下搅拌混合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搅拌叶以螺旋状分布方式错位设置的搅拌混合下料装置,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实现:

2、所述搅拌混合下料装置包括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主要由转杆、设在转杆上的搅拌叶及电机组成,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搅拌槽,所述搅拌槽以水平卧式设置,沿搅拌槽的纵向方向将所述转杆可转动地连接在搅拌槽的两端部上,同时在搅拌槽的一纵侧端设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转杆连接;所述搅拌叶为t型状,并沿着转杆的纵向方向,以螺旋状分布方式错位设置。

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搅拌叶以螺旋状分布方式错位90°间隔设置,并具有如下的结构特点:

4、其一、所述搅拌叶的顶部与搅拌槽底部之间的间隙为2-3cm。

5、其二、所述搅拌叶的长度为8-12cm。

6、最后、对于两相邻所述搅拌叶,将其中一搅拌叶经绕转杆旋转后可与另一搅拌叶首尾重叠,所述首尾重叠的长度为1-3cm。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搅拌槽的底部呈弧形曲面状,该弧形曲面的两侧端与搅拌槽的两纵端以弧形连接。

8、作为优选方案,在搅拌槽的底部中心位置还设有下料口。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料口还设有倾斜状导料结构。

9、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采用以螺旋状分布方式错位设置搅拌叶,该螺旋式分布的搅拌叶可将pla与其他物料在慢速搅拌下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形成均一性的混合物料。同时,该螺旋式分布的搅拌叶也可对物料具有输送作用,可将物料输送至下料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搅拌混合下料装置,包括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主要由转杆、设在转杆上的搅拌叶及电机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搅拌槽,所述搅拌槽以水平卧式设置,沿搅拌槽的纵向方向将所述转杆可转动地连接在搅拌槽的两端部上,同时在搅拌槽的一纵侧端设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转杆连接;所述搅拌叶为T型状,并沿着转杆的纵向方向,以螺旋状分布方式错位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混合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以螺旋状分布方式错位90°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混合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的顶部与搅拌槽底部之间的间隙为2-3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混合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的长度为8-12c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混合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两相邻所述搅拌叶,将其中一搅拌叶经绕转杆旋转后可与另一搅拌叶首尾重叠,所述首尾重叠的长度为1-3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混合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槽的底部呈弧形曲面状,该弧形曲面的两侧端与搅拌槽的两纵端以弧形连接。p>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搅拌混合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搅拌槽的底部中心位置还设有下料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搅拌混合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口还设有倾斜状导料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混合下料装置,包括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主要由转杆、设在转杆上的搅拌叶及电机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搅拌槽,所述搅拌槽以水平卧式设置,沿搅拌槽的纵向方向将所述转杆可转动地连接在搅拌槽的两端部上,同时在搅拌槽的一纵侧端设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转杆连接;所述搅拌叶为t型状,并沿着转杆的纵向方向,以螺旋状分布方式错位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混合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以螺旋状分布方式错位90°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混合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的顶部与搅拌槽底部之间的间隙为2-3cm。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东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环塑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