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银纳米团簇荧光响应体系的叶酸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5531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银纳米团簇荧光响应体系的叶酸检测方法,属于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缓冲液中混合叶酸结合蛋白、聚蔗糖400、硝酸银和柠檬酸钠,在叶酸结合蛋白中原位还原矿化纳米银,形成纳米银团簇,结合叶酸发生荧光增强。制备完成后加入抗氧化剂辅酶Q10,提高银纳米团簇荧光响应体系的贮存稳定性,使其在冷藏30天后仍能保持较好的检测活性。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银纳米团簇荧光响应体系与叶酸标准品溶液混合,检测荧光强度的变化制作标准曲线,将经过抗坏血酸处理的待测全血样本与叶酸荧光响应探针共同孵育,即可测得红细胞叶酸的含量,检测线性范围为0‑80ng/mL,检测限为2.5ng/mL,操作简单,特异性强,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标志物检测,尤其是指一种基于银纳米团簇荧光响应体系的叶酸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叶酸是一种关键的水溶性维生素b,在生物体的正常生命过程中承担重要的生理机能,对于细胞分裂、dna合成与修复以及氨基酸代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叶酸来源于绿叶蔬菜,缺少叶酸会诱发贫血、白血球减少症、心智发展不足和精神病等,孕妇、乳母及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的婴幼儿,对于也算的需求量则更高。而过多摄入叶酸,会引起维生素b-12缺乏,从而增加老年人患神经性疾病的概率,因此监控叶酸在体内的含量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在临床检测中,叶酸水平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评估:血清(血浆)检测和红细胞检测。虽然血清学检测是常用的方法,但其仅能反映近期的叶酸摄入量,易受到一过性膳食因素的影响,浓度波动性较大。更重要的是,其浓度对于预防出生缺陷的参考价值并未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与此相对,红细胞内的叶酸更能体现体内叶酸的长期存储水平,且不易受短期叶酸摄入的影响,因此被视为更可靠的叶酸指标。

2、目前,常规叶酸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微生物法、化学发光法等。然而,这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银纳米团簇荧光响应体系的叶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建立银纳米团簇荧光响应体系后还包括加入辅酶Q10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酶Q10的终浓度为0.1-1.5%(w/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缓冲液的pH值为6.0-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叶酸结合蛋白终浓度为0.05-0.2mM,银离子终浓度为0.3-0.5mM,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银纳米团簇荧光响应体系的叶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建立银纳米团簇荧光响应体系后还包括加入辅酶q10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酶q10的终浓度为0.1-1.5%(w/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缓冲液的ph值为6.0-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叶酸结合蛋白终浓度为0.05-0.2mm,银离子终浓度为0.3-0.5mm,柠檬酸钠终浓度为1-1.3mm,聚蔗糖400的终浓度为5-15%(w/v)。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温度为0-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待测样本与银纳米团簇荧光响应体系的体积比为(0.5-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孵育的时间为30-60分钟。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俊袁文博姜治国李昺之周彬周衍杨润琳郭明明张艺陈月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江原实业技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