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涌吸收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5459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46
本公开解决了改善散热的技术问题。浪涌吸收元件(1)包括烧结体(2)、一对内部电极(31、32)和一对外部电极(41、42)。烧结体(2)具有彼此背对的一对端面(S11、S12)和与一对端面(S11、S12)相邻的多个侧面(S31、S32)。一对外部电极(41、42)分别设置在一对端面(S11、S12)上,并且分别与一对内部电极(31、32)电连接。烧结体(2)具有:具有空隙的机能部(4),和覆盖机能部(4)且与机能部(4)相比具有更低的空隙率的外壳部(5)。一对内部电极(31、32)在机能部(4)介于其间的情况下彼此面对。一对外部电极(41、42)中的每一个外部电极都具有:覆盖端面(S11、S12)的第一部分(C1),和覆盖多个侧面(S21、S22、S31、S32)中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部分(C2)。第二部分(C2)的厚度小于第一部分(C1)的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涉及浪涌吸收元件。具体地,本公开涉及被配置为吸收浪涌电流的浪涌吸收元件。


技术介绍

1、专利文献1描述了一种浪涌吸收元件,该浪涌吸收元件包括:被设置为彼此面对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至少部分地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接触的陶瓷层。陶瓷层具有显示电压非线性的包括多个晶粒的多晶结构。

2、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浪涌吸收元件中,需要高效地耗散在浪涌电流流动时产生的热量。

3、引用清单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wo 2010/122732 a1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内容,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善的散热性的浪涌吸收元件。

2、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浪涌吸收元件包括烧结体、一对内部电极和一对外部电极。所述烧结体具有一对彼此背对的端面和各自与所述一对端面邻接的多个侧面。所述一对内部电极设置在所述烧结体中。所述一对外部电极一对一地设置在所述一对端面上,并且一对一地与所述一对内部电极电连接。所述烧结体包括:具有空隙的机能部,和覆盖所述机能部且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浪涌吸收元件,所述浪涌吸收元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吸收元件,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浪涌吸收元件,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浪涌吸收元件,其中

5.一种浪涌吸收元件,所述浪涌吸收元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浪涌吸收元件,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浪涌吸收元件,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浪涌吸收元件,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浪涌吸收元件,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浪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浪涌吸收元件,所述浪涌吸收元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吸收元件,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浪涌吸收元件,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浪涌吸收元件,其中

5.一种浪涌吸收元件,所述浪涌吸收元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浪涌吸收元件,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浪涌吸收元件,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浪涌吸收元件,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浪涌吸收元件,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浪涌吸收元件,其中

11.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东佳子古贺英一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