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机控制电路、电机控制方法及车辆;电路至少两个控制模块和一个检测模块;其中,每个控制模块与一个对应预设的电机电连接,每个控制模块被配置为生成对应该电机的第一监测信号和第一使能信号;检测模块与每个电机均电连接,检测模块被配置为生成对应每个电机各自的第二监测信号;检测模块还与每个控制模块电连接,检测模块还被配置为获取每个控制模块各自的第一监测信号,并根据第一监测信号和第二监测信号生成第二使能信号;每个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利用第一使能信号和第二使能信号控制对应的电机。可见,本方法实现了将电路的控制和监测分别由不同的模块来执行,提高了电机控制电路整体的运算效率和控制实时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电路控制的,尤其涉及一种电机控制电路、电机控制方法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相关的电机控制电路往往设计为利用单个芯片来控制多个电机,或者利用单个芯片在控制单个电机的同时,还需要对电机或者电路进行检测。
2、基于此,在上述的电机控制电路中,各个芯片要进行多任务,或者多线程的工作,除了电机控制逻辑任务的执行,还要进行例如内部信号交互,电机运行参数信号的校核,以及,与电机控制电路外部的通信等,因此,导致了芯片的片上资源不能单独用于电机控制,或者单独用于检测,从而进一步导致电机控制电路中的算法运行较慢,信息采集处理较为滞后等问题,并严重影响电机控制的实时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机控制电路、电机控制方法及车辆。
2、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机控制电路,包括:至少两个控制模块和一个检测模块;
3、其中,每个控制模块与一个对应预设的电机电连接,所述每个控制模块被配置为生成对应该电机的第一监测信号和第一使能信号;
4、所述检测模块与每个电机均电连接,所述检测模块被配置为生成对应所述每个电机各自的第二监测信号;
5、所述检测模块还与所述每个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检测模块还被配置为获取所述每个控制模块各自的第一监测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监测信号和所述第二监测信号生成第二使能信号;
6、所述每个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利用所述第一使能信号和所述第二使能信号控制对应的所述电机。
7、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第一监测信号和所述第二监测信号生成第二使能信号,包括:
8、仅当所述第一监测信号与所述第二监测信号之间的误差在预设的误差范围内时,生成所述第二使能信号。
9、进一步地,该电路还包括:至少两个采集模块;
10、每个所述采集模块与所述对应预设的电机电连接,并被配置为采集所述电机的工作信号;
11、所述采集模块还与该电机对应的控制模块电连接,并与所述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采集模块还被配置为将采集的所述工作信号发送至所述对应的控制模块和所述检测模块。
12、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采集模块,包括:电流感应器、速度感应器和温度感应器中的至少一个感应器;
13、其中,所述电流感应器与所述对应预设的电机电连接,并与所述检测模块和所述对应的控制模块均电连接,所述电流感应器被配置为采集所述对应预设的电机的电流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检测模块和所述对应的控制模块;
14、所述速度感应器与所述对应预设的电机电连接,并与所述检测模块和所述对应的控制模块均电连接,所述电流感应器被配置为采集所述对应预设的电机的转速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检测模块和所述对应的控制模块;
15、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所述对应预设的电机电连接,并与所述检测模块和所述对应的控制模块均电连接,所述温度感应器被配置为采集所述对应预设的电机的温度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检测模块和所述对应的控制模块。
16、进一步地,每个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运算单元、使能开关、缓冲器和逆变器;
17、其中,所述控制运算单元与对应的采集模块电连接,并与所述使能开关电连接,所述控制运算单元被配置为通过对接收的所述工作信号进行逻辑运算生成所述第一监测信号,发送至所述检测模块;利用接收的所述电路的外部指令生成所述第一使能信号,并发送至所述使能开关;
18、所述使能开关与所述检测模块电连接,并被配置为,从所述控制运算单元接收所述第一使能信号,从所述检测模块接收所述第二使能信号,并利用所述第一使能信号和所述第二使能信号确定脉冲控制信号;
19、所述缓冲器与所述使能开关电连接,并被配置为从所述使能开关接收所述脉冲控制信号;
20、所述逆变器与所述缓冲器电连接,并与所述对应预设的电机电连接,所述逆变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缓冲器发来的所述脉冲控制信号控制向所述对应预设的电机所施加的电压。
21、进一步地,检测模块包括:信号转换单元、校核运算单元、和外部总线端口;
22、其中,所述信号转换单元与每个所述采集模块均电连接,并被配置为通过对接收的所述工作信号进行逻辑运算,生成所述第二监测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校核运算单元;
23、所述外部总线端口与预设的局域网络总线电连接,并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局域网络总线的所述外部指令;所述外部总线端口还与所述校核运算单元电连接,并被配置为向所述校核运算单元发送所述外部指令;
24、所述校核运算单元,被配置为校核所述第一监测信号与所述第二监测信号之间的误差,并根据校核结果和所述外部指令生成所述第二使能信号。
25、进一步地,每个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内部总线端口;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二内部总线端口;
26、其中,所述第一内部总线端口与所述第二内部总线端口电连接;
27、所述第一内部总线端口被配置为,从所述控制运算单元获取所述第一监测信号,并采用内部串行外设接口协议将所述第一监测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内部总线端口;
28、所述第二内部总线端口被配置为,采用所述内部串行外设接口协议从所述第一内部总线端口接收所述第一监测信号,并将所述第一监测信号发送至所述校核运算单元;
29、所述第二内部总线端口还被配置为,从所述外部总线端口获取所述外部指令,并采用内部串行外设接口协议将所述所述外部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内部总线端口;
30、所述第一内部总线端口还被配置为,采用所述内部串行外设接口协议从所述第二内部总线端口接收所述外部指令,并将所述外部指令发送至所述控制运算单元。
31、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运算单元包括第一使能控制端,所述第一使能端被配置为输出所述第一使能信号至所述使能开关;
32、所述校核运算单元包括第二使能控制端,所述第二使能端被配置为输出所述第二使能信号至所述使能开关;
33、所述使能开关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使能信号和所述第二使能信号之间执行且的逻辑联结关系,根据所述逻辑连接关系的执行结果,生成所述脉冲控制信号。
34、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机控制方法,包括:
35、利用检测模块接收所述电机控制电路外部发来的对应至少两个预设电机各自的外部指令,并将所述外部指令通过内部串行外设接口协议发送至与每个电机各自对应的控制模块;
36、分别利用所述检测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采集所述每个电机的工作信号;
37、令所述控制模块通过对所述每个电机的工作信号进行逻辑运算生成对应所述每个电机各自的第一监测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检测模块,利用对应所述每个电机的外部指令生成对应每个电机各自的第一使能信号;
38、令所述检测模块通过对所述每个电机的工作信号进行逻辑运算生成对应所述每个电机各自的第二监测信号;
39、令所述检测模块从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监测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至少两个控制模块和一个检测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监测信号和所述第二监测信号生成第二使能信号,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至少两个采集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采集模块,包括:电流感应器、速度感应器和温度感应器中的至少一个感应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运算单元、使能开关、缓冲器和逆变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信号转换单元、校核运算单元、和外部总线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内部总线端口;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二内部总线端口;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控制运算单元包括第一使能控制端,所述第一使能端被配置为输出所述第一使能信号至所述使能开关;
9.一种电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控制电路,所述方法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校核结果和所述外部指令生成第二使能信号,包括: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控制电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至少两个控制模块和一个检测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监测信号和所述第二监测信号生成第二使能信号,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至少两个采集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采集模块,包括:电流感应器、速度感应器和温度感应器中的至少一个感应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运算单元、使能开关、缓冲器和逆变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信号转换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龙,王佳斐,潘广龙,范雨强,
申请(专利权)人:丹佛斯动力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