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5023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43
本技术涉及一种抓捕器,包括:抓捕部,抓捕部具有自然展开状态和径向收缩状态,抓捕部包括多个抓捕环,当抓捕部处于自然展开状态时,多个抓捕环在周向上排列形成具有远端开口的抓捕空间;每个抓捕环自近端向远端方向依次包括支撑单元、扩展单元及扩口单元;其中,自近端向远端方向,支撑单元及扩展单元均朝向远离抓捕部的中轴线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且支撑单元与抓捕部的中轴线形成的第一夹角大于扩展单元与抓捕部的中轴线形成的第二夹角。本技术的抓捕器可高效捕获目标物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抓捕器


技术介绍

1、抓捕器通常用于捕获生物体内的目标物体(例如,导丝、滤器、封堵器等),并将目标物体移动或取出。示例性地,在经股静脉行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常规介入治疗方法是穿刺股动脉和股静脉,通过建立股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卵圆孔-降主动脉轨道输送封堵器,如经股静脉途径通过pda困难者,可通过股动脉,经降主动脉通过pda送入超滑长导丝进入肺动脉或上腔静脉,从股静脉送入抓捕器抓捕长导丝头端,并将其拉出体外建立动静脉轨道后,行pda介入封堵术。

2、在进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常规抓捕器在透视监视下抓捕导丝时不便于操作,不易使导丝恰好穿过抓捕器的抓捕环,需要进行多次尝试。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抓捕器,该抓捕器可高效捕获目标物体。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抓捕器,包括:

3、抓捕部,具有自然展开状态和径向收缩状态,所述抓捕部包括多个抓捕环,当所述抓捕部处于自然展开状态时,多个所述抓捕环在周向上排列并围合形成具有远端开口的抓捕空间;每个所述抓捕环自近端向远端方向依次包括支撑单元、扩展单元及扩口单元;其中,自近端向远端方向,所述支撑单元及扩展单元均朝向远离抓捕部的中轴线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且所述支撑单元与所述抓捕部的中轴线形成的第一夹角大于所述扩展单元与所述抓捕部的中轴线形成的第二夹角。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口单元相对所述扩展单元朝向远离轴线的方向向外弯折延伸。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周向相邻的两个所述抓捕环之间在周向上存在交叠区域,且周向相邻的两个所述抓捕环相互钩挂连接。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在周向上间隔排列的第一支撑丝和第二支撑丝,所述第一支撑丝和第二支撑丝自近端向远端延伸,且自近端向远端方向,所述第一支撑丝和第二支撑丝在远离所述抓捕部的中轴线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的同时,第一支撑丝和第二支撑丝还在周向上逐渐远离。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展单元包括在周向上间隔排列的第一扩展丝和第二扩展丝,所述第一扩展丝与所述第一支撑丝的远端连接,所述第二扩展丝与所述第二支撑丝的远端连接,所述第一扩展丝和第二扩展丝自近端向远端延伸,且自近端向远端方向,所述第一扩展丝和第二扩展丝在远离中轴线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的同时,所述第一扩展丝和第二扩展丝还在周向上逐渐靠近,或者,自近端向远端方向,所述第一扩展丝和第二扩展丝在远离所述抓捕部的中轴线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的同时,所述第一扩展丝和第二扩展丝还在周向上逐渐远离。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口单元包括第一扩口丝和第二扩口丝,所述第一扩口丝与所述第一扩展丝的远端连接,所述第二扩口丝与所述第二扩展丝的远端连接,且自近端向远端方向,所述第一扩口丝和第二扩口丝在远离中轴线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的同时,第一扩口丝和第二扩口丝还在周向上相互靠近并在远端连接。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抓捕器还包括推送件,所述抓捕环还包括远端与所述支撑单元连接且朝向近端延伸的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固定连接于推送件的远端。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自近端向远端方向,所述抓捕空间的横截面积增大。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30°~85°,所述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的差值范围为10°~80°。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35°~50°,所述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的差值范围为15°~20°。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口单元的侧投影形状大致呈圆弧形,且所述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30°~60°。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抓捕器还包括与所述抓捕部近端连接的推送件,相邻两个所述抓捕环钩挂形成的最远端交叉点到所述推送件的远端之间的轴向距离和所述抓捕部的远端到所述推送件的远端之间的轴向距离的比值范围为0.3~0.8。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抓捕环的远端设有引导角,用于在所述抓捕环受到径向挤压力时,引导所述抓捕环径向折叠变形。

16、本技术的抓捕器在展开状态时,能形成形态稳固的锥形抓捕空间,不仅能避免在抓捕过程中抓捕空间过度变形而造成捕获效率低的问题,且能适应多种抓捕环境。因此,本技术抓捕器可高效捕获目标物体,且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抓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单元相对所述扩展单元朝向远离轴线的方向向外弯折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抓捕器,其特征在于,周向相邻的两个所述抓捕环之间在周向上存在交叠区域,且周向相邻的两个所述抓捕环相互钩挂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在周向上间隔排列的第一支撑丝和第二支撑丝,所述第一支撑丝和第二支撑丝自近端向远端延伸,且自近端向远端方向,所述第一支撑丝和第二支撑丝在远离所述抓捕部的中轴线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的同时,第一支撑丝和第二支撑丝还在周向上逐渐远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单元包括在周向上间隔排列的第一扩展丝和第二扩展丝,所述第一扩展丝与所述第一支撑丝的远端连接,所述第二扩展丝与所述第二支撑丝的远端连接,所述第一扩展丝和第二扩展丝自近端向远端延伸,且自近端向远端方向,所述第一扩展丝和第二扩展丝在远离中轴线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的同时,所述第一扩展丝和第二扩展丝还在周向上逐渐靠近,或者,自近端向远端方向,所述第一扩展丝和第二扩展丝在远离所述抓捕部的中轴线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的同时,所述第一扩展丝和第二扩展丝还在周向上逐渐远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单元包括第一扩口丝和第二扩口丝,所述第一扩口丝与所述第一扩展丝的远端连接,所述第二扩口丝与所述第二扩展丝的远端连接,且自近端向远端方向,所述第一扩口丝和第二扩口丝在远离中轴线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的同时,第一扩口丝和第二扩口丝还在周向上相互靠近并在远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捕器还包括推送件,所述抓捕环还包括远端与所述支撑单元连接且朝向近端延伸的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固定连接于推送件的远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抓捕器,其特征在于,自近端向远端方向,所述抓捕空间的横截面积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30°~85°,所述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的差值范围为10°~80°。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35°~50°,所述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的差值范围为15°~20°。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单元的侧投影形状大致呈圆弧形,且所述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30°~60°。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捕器还包括与所述抓捕部近端连接的推送件,相邻两个所述抓捕环钩挂形成的最远端交叉点到所述推送件的远端之间的轴向距离和所述抓捕部的远端到所述推送件的远端之间的轴向距离的比值范围为0.3~0.8。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捕环的远端设有引导角,用于在所述抓捕环受到径向挤压力时,引导所述抓捕环径向折叠变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抓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单元相对所述扩展单元朝向远离轴线的方向向外弯折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抓捕器,其特征在于,周向相邻的两个所述抓捕环之间在周向上存在交叠区域,且周向相邻的两个所述抓捕环相互钩挂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在周向上间隔排列的第一支撑丝和第二支撑丝,所述第一支撑丝和第二支撑丝自近端向远端延伸,且自近端向远端方向,所述第一支撑丝和第二支撑丝在远离所述抓捕部的中轴线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的同时,第一支撑丝和第二支撑丝还在周向上逐渐远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单元包括在周向上间隔排列的第一扩展丝和第二扩展丝,所述第一扩展丝与所述第一支撑丝的远端连接,所述第二扩展丝与所述第二支撑丝的远端连接,所述第一扩展丝和第二扩展丝自近端向远端延伸,且自近端向远端方向,所述第一扩展丝和第二扩展丝在远离中轴线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的同时,所述第一扩展丝和第二扩展丝还在周向上逐渐靠近,或者,自近端向远端方向,所述第一扩展丝和第二扩展丝在远离所述抓捕部的中轴线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的同时,所述第一扩展丝和第二扩展丝还在周向上逐渐远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单元包括第一扩口丝和第二扩口丝,所述第一扩口丝与所述第一扩展丝的远端连接,所述第二扩口丝与所述第二扩展丝的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晗邱礼彪
申请(专利权)人: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