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合缆结构的,具体为一种扁平型光电混合缆。
技术介绍
1、随着光通信网络的发展,扁平光电混合缆成为光缆入户(ftt入户)的主要构成部分。现有的扁平混合缆,其包括有中心光单元和两侧的护套线,在实际使用时,一组扁平光电混合缆并不能完全进行光电混合缆线路铺设,往往需要若干组扁平光电混合缆才能完成铺设,但是现有的扁平光电混合缆在铺设时均需要设置额外的层架机构才能将进行层叠铺设,在实际操作时需要占用额外的空间搭设层架机构,且需要额外的成本;为此,如何简便且经济的将扁平光电混合缆层叠铺设,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扁平型光电混合缆,其使得扁平光电混合缆的层叠布置稳定可靠,且层叠铺设快捷经济。
2、一种扁平型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3、缆主体,其包括外护套、第一护套线、第二护套线、以及中心光单元;
4、以及层叠组装条,其包括关于中心横截面对称布置的上凸块、下凸块;
5、缆主体在纵剖状态下,所述外护套为卧式扁平状,所述中心光单元的左侧平铺有第一护套线,所述中心光单元的右侧平铺有第二护套线,所述第一护套线、中心光单元、第二护套线三者平行间隔布置,所述外护套包覆住所述第一护套线、中心光单元、第二护套线形成整体扁平结构,所述外护套的宽度方向中部区域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组层叠凹槽,所述外护套的宽度方向的中部区域的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一组层叠凹槽,所述外护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层叠凹槽的数量相
6、所述上凸块仿形于层叠凹槽设置,所述下凸块仿形于层叠凹槽设置;
7、缆主体需高度方向层叠时,所述层叠组装条的下凸块嵌装于下层缆主体的上表面的层叠凹槽内、且层叠组装条的上凸块嵌装于上层缆主体的下表面的层叠凹槽内,且上层缆主体的下表面支承于所述下层缆主体的上表面。
8、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9、层叠组装条覆盖缆主体的层叠位置的所有长度方向;
10、层叠组装条为单位长度结构,无需覆盖缆主体的所有长度方向,层叠组装条间隔排布于缆主体的层叠位置的长度区域内,其使得层叠组装条的制作方便,且层叠组装的成本进一步降低;
11、所述缆主体的外护套的横向长度方向一端为半圆结构,横向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底部为直角支承结构、上部为圆弧结构,直角支承结构的设计使得两护套线便于区分,且直角支承结构的设置使得缆主体的靠墙一侧可以可靠接触地面或墙面,确保层叠布置后的稳定可靠;
12、所述外护套的宽度方向中心的上表面设置有一组层叠凹槽,所述外护套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的下表面设置有一组层叠凹槽,所述外护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层叠凹槽成对布置于外护套的上下表面的相同横向坐标位置处,此种情况下,层叠布置的缆主体之间仅需一组层叠组装条即可;
13、所述外护套对应于第一护套线、中心光单元之间的间隔区域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位置分别设置有内凹的层叠凹槽,所述外护套对应于中心光单元、第二护套线之间的间隔区域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位置分别设置有内凹的层叠凹槽,此种情况下,层叠布置的缆主体之间需要组层叠组装条;
14、优选地,所述上凸块包括自中心向两侧向上扩口的第一斜边、上平面,所述下凸块包括自中心向两侧向下扩口的第二斜边、下平面,此时所述层叠凹槽包括一对自外而内扩口的斜边、以及一水平支承底边;
15、所述水平支承边的横向中心位置设置有内凹锐角剥离缺口,所述锐角剥离缺口便于在线缆需要分隔时进行快速撕裂;
16、优选地,第一护套线、中心光单元、第二护套线的外周分别设置有撕裂绳,且第一护套线、中心光单元、第二护套线所对应的撕裂绳的颜色不同,第一护套线、第二护套线所对应的撕裂绳的颜色不同,确保零线和火线的可靠区分。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缆主体需高度方向层叠时,层叠组装条的下凸块嵌装于下层缆主体的上表面的层叠凹槽内、且层叠组装条的上凸块嵌装于上层缆主体的下表面的层叠凹槽内,且上层缆主体的下表面支承于下层缆主体的上表面,其使得在需要层叠扁平光电混合缆时,无需额外的空间层架机构,使得扁平光电混合缆的层叠布置稳定可靠,且层叠铺设快捷经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扁平型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型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层叠组装条覆盖缆主体的层叠位置的所有长度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型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层叠组装条为单位长度结构,无需覆盖缆主体的所有长度方向,层叠组装条间隔排布于缆主体的层叠位置的长度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型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主体的外护套的横向长度方向一端为半圆结构,横向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底部为直角支承结构、上部为圆弧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型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的宽度方向中心的上表面设置有一组层叠凹槽,所述外护套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的下表面设置有一组层叠凹槽,所述外护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层叠凹槽成对布置于外护套的上下表面的相同横向坐标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型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对应于第一护套线、中心光单元之间的间隔区域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位置分别设置有内凹的层叠凹槽,所述外护套对应于中心光单元、第二护套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型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块包括自中心向两侧向上扩口的第一斜边、上平面,所述下凸块包括自中心向两侧向下扩口的第二斜边、下平面,此时所述层叠凹槽包括一对自外而内扩口的斜边、以及一水平支承底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扁平型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承边的横向中心位置设置有内凹锐角剥离缺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型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一护套线、中心光单元、第二护套线的外周分别设置有撕裂绳,且第一护套线、中心光单元、第二护套线所对应的撕裂绳的颜色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扁平型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型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层叠组装条覆盖缆主体的层叠位置的所有长度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型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层叠组装条为单位长度结构,无需覆盖缆主体的所有长度方向,层叠组装条间隔排布于缆主体的层叠位置的长度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型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主体的外护套的横向长度方向一端为半圆结构,横向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底部为直角支承结构、上部为圆弧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型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的宽度方向中心的上表面设置有一组层叠凹槽,所述外护套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的下表面设置有一组层叠凹槽,所述外护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层叠凹槽成对布置于外护套的上下表面的相同横向坐标位置处。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仁贵,张洋,周江良,巩绪威,沈兆兵,李忠明,
申请(专利权)人: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