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等分组合分光棱镜组装靠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488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4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等分组合分光棱镜组装靠体,包括:底板;限位块,固设于底板顶部;固定块,固设于底板顶部并与限位块间距设置;活动块,限位插设至第一棱镜和固定块之间并压合至底板上,活动块和限位块的相对侧分别设为贴合压设于第一靠合面和第二靠合面上的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将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相向靠紧固定于底板上,第一粘合面和第二粘合面靠紧贴合设置。从而可通过限位块、活动块和底板的限位实现第一粘合面和第二粘合面的组装一致性好,装配快速,能组装时同步在线检测三等分组合分光棱镜的成像质量、光程后,再进行固化作业,大大在提高生产效率及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棱镜组装靠体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三等分组合分光棱镜组装靠体


技术介绍

1、三等分组合分光棱镜(如图1所示)具体由三块棱镜呈l型粘合形成。人工智能高速发展,需要高质量的光学传感、图像识别系统来引导,此三等分组合分光棱镜大量用于色选、环境处理设备等。

2、对于三等分组合分光棱镜而言需满足以下要求:各棱镜面组装胶合后的塔差不能超过30秒,三路出光面的光程一致且误差在0.02mm内,成像清晰,像影不错位。而目前,现有的工装对于三等分组合分光棱镜左侧的上下两棱镜之间的粘合较为成熟稳定,但对于左侧的上下两棱镜与右下侧的棱镜之间的粘合难以稳定达到上述要求,导致三等分组合分光棱镜的生产质量低。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三等分组合分光棱镜组装靠体是本技术研究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三等分组合分光棱镜组装靠体,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三等分组合分光棱镜组装靠体,所述三等分组合分光棱镜包括第一棱镜、第二棱镜和第三棱镜,所述第三棱镜固定粘合于所述第二棱镜的顶部,所述靠体包括:

4、底板;

5、限位块,固设于所述底板顶部;

6、固定块,固设于所述底板顶部并与所述限位块间距设置,所述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设于所述底板上并放置于所述限位块和固定块之间时,所述第二棱镜可抵靠于所述限位块和第一棱镜之间,所述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的相远侧分别为倾斜设置的第一靠合面和第二靠合面,所述第一靠合面和第二靠合面之间的间距上小下大设置,所述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的相对侧分别倾斜设为可相贴合的第一粘合面和第二粘合面,所述限位块靠近所述第二棱镜的一侧设为与所述第二靠合面适配的第二限位面;

7、活动块,所述第二靠合面贴合至所述第二限位面上、且第一粘合面和第二粘合面相贴合后,所述活动块可插设至所述第一棱镜和固定块之间并压合至所述底板上,所述活动块靠近所述第一棱镜的一侧设为贴合压设于所述第一靠合面上的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将所述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相向靠紧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粘合面和第二粘合面靠紧贴合设置。

8、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由透明材质制成。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粘合面和第二粘合面靠近所述活动块的一端高于靠近所述限位块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面的倾角小于所述第二限位面的倾角,所述第一限位面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限位面的高度。

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的高度大于所述活动块的高度,所述活动块的高度大于所述限位块的高度。

11、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固定块和活动块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棱镜、第二棱镜和第三棱镜的宽度,所述底板的宽度大于所述限位块、固定块和活动块的宽度,所述底板、限位块、固定块、活动块、第一棱镜、第二棱镜、第三棱镜的同侧平齐设置。

12、因此,本技术提供以下效果和/或优点:

13、1、本申请的活动块限位插设至第一棱镜和固定块之间并压合至底板上后,通过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将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相向靠紧固定于底板上,使得第一粘合面和第二粘合面靠紧贴合设置。从而在将棱镜组装为三等分组合分光棱镜时,可通过限位块、活动块和底板的限位实现第一粘合面和第二粘合面的对齐贴紧,使得涂覆胶水固定后,第一粘合面和第二粘合面之间的组装一致性好,可快速组装粘合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实现第一棱镜、第二棱镜和第三棱镜之间的快速装配,同时控制组装胶合后各棱镜相对粘合面之间的塔差不能超过30秒,第一棱镜、第二棱镜和第三棱镜的三路出光面的光程一致且误差在0.02mm内,成像清晰,像影不错位,大大提高了三等分组合分光棱镜的生产效率及成品质量。

14、2、本申请的底板由透明材质制成,从而可以在组装三等分组合分光棱镜时,同步在线检测三等分组合分光棱镜的成像质量、光程等光学参数是否符合相应要求后,再通过胶水等进行固化作业,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质量,具体地,可以通过光束从底部透过底板后依次经过第一棱镜、第二棱镜和第三棱镜后向上射出,以通过观察和检测所射出的光束的衍射向等性质,判断第一棱镜、第二棱镜和第三棱镜之间的装配是否符合相应的光学参数要求,并进行适应性调整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的相对位置关系后,再对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进行粘合,以确保三等分组合分光棱镜的质量,提高良品率。

15、应当明白,本技术的上文的概述和下面的详细说明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且意在提供对如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进一步的解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等分组合分光棱镜组装靠体,所述三等分组合分光棱镜包括第一棱镜(1)、第二棱镜(2)和第三棱镜(3),所述第三棱镜(3)固定粘合于所述第二棱镜(2)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靠体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等分组合分光棱镜组装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由透明材质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等分组合分光棱镜组装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面(12)和第二粘合面(22)靠近所述活动块(7)的一端高于靠近所述限位块(5)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面(71)的倾角小于所述第二限位面(51)的倾角,所述第一限位面(71)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限位面(51)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等分组合分光棱镜组装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6)的高度大于所述活动块(7)的高度,所述活动块(7)的高度大于所述限位块(5)的高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等分组合分光棱镜组装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5)、固定块(6)和活动块(7)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棱镜(1)、第二棱镜(2)和第三棱镜(3)的宽度,所述底板(4)的宽度大于所述限位块(5)、固定块(6)和活动块(7)的宽度,所述底板(4)、限位块(5)、固定块(6)、活动块(7)、第一棱镜(1)、第二棱镜(2)、第三棱镜(3)的同侧平齐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等分组合分光棱镜组装靠体,所述三等分组合分光棱镜包括第一棱镜(1)、第二棱镜(2)和第三棱镜(3),所述第三棱镜(3)固定粘合于所述第二棱镜(2)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靠体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等分组合分光棱镜组装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由透明材质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等分组合分光棱镜组装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面(12)和第二粘合面(22)靠近所述活动块(7)的一端高于靠近所述限位块(5)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面(71)的倾角小于所述第二限位面(51)的倾角,所述第一限位面(71)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炘辉卢达运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盈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