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隔离开关及安装有隔离开关的开关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4725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隔离开关及安装该隔离开关的开关柜,隔离开关包括支架、静触头、导电杆、动触头,动触头连接有一绝缘子和静触头安装于断路器端面,断路器安装于支架上,动触头为梅花动触头结构,其与静触头和导电杆相配合的一端为梅花瓣夹紧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隔离开关,其动触头一端设计为梅花瓣夹紧结构,与静触头闭合时,外径大于静触头内径的夹紧内腔挤压静触头,设于夹紧内腔中的夹紧弹簧进一步挤压静触头,使动触头与静触头闭合时的接触压力增大,有效避免温升升高、绝缘点击穿、引发绝缘事故的安全隐患。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在实现隔离开关小型化的同时,保证触点闭合的接触压力,提高了小型化隔离开关上的安全性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力系统设备中的隔离开关,同时,本 技术还涉及安装有该隔离开关的开关柜。技术背景隔离开关在电力系统中起着隔离电源、改变系统运行方式、进行倒 闸操作等重要作用。目前,隔离幵关动触头与静触头闭合的闭合方式,分为闸刀式闭合 与插接式闭合,闸刀式闭合采用转动结构,闭合和断开时闸刀需要足够 的转动空间,占用空间大,不易于隔离开关的小型化、以及开关柜的小 型化。插接式闭合直接采用径向方向的上下移动来与静触头闭合或断开, 无需转动空间,隔离开关的体积小,易于实现开关柜的小型化,但目前 现有的插接式隔离开关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动触头与静触头闭合后的夹紧 力不足,而夹紧力不足会直接导致隔离开关的接触压力减小,无法保证 隔离开关的接触可靠性,在运行中存在安全隐患(接触不可靠,将会导 致接触点的温升升高,造成绝缘的热击穿,破坏隔离开关的绝缘,引发 绝缘事故)。该问题也是现有插接式隔离开关与闸刀式隔离开关相比,存 在的一个最大缺点。如何更好的解决插接式隔离开关的接触压力,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隔离 开关,将动触头设计为梅花动触头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隔离开关,包括支架(1)、静触头(2)、导电杆(10)、与静触头(2)和导电杆(10)相配合并上下移动的动触头(3),所述动触头(3)连接有一绝缘子(4)、静触头(2)与开关柜中的断路器相连接,断路器安装于所述支架(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2)与动触头(3)相配合的一端具有内腔,所述动触头(3)为梅花动触头结构,其与所述静触头(2)的内腔相配合的一端、以及与导电杆(10)相配合的另一端为梅花瓣夹紧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隔离开关,包括支架(1)、静触头(2)、导电杆(10)、与静触头(2)和导电杆(10)相配合并上下移动的动触头(3),所述动触头(3)连接有一绝缘子(4)、静触头(2)与开关柜中的断路器相连接,断路器安装于所述支架(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2)与动触头(3)相配合的一端具有内腔,所述动触头(3)为梅花动触头结构,其与所述静触头(2)的内腔相配合的一端、以及与导电杆(10)相配合的另一端为梅花瓣夹紧结构。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梅花瓣夹紧 结构包括多个夹片(31),所述多个夹片(31)之间间隔分布且相互围 绕形成一夹紧内腔(32),所述夹片(31)外壁与所述静触头(2)的内 腔相配合。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夹片(31) 之间间隔分布,形成有间隙(33),所述间隙(33)成螺旋线分布。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梅花瓣夹紧 结构包括一夹紧弹簧(5),所述夹紧弹簧(5)设于所述夹紧内腔(32) 中。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弹簧(5) 为梅花瓣结构,由多个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正昌余申富黄继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锐配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