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特别涉及一种桨夹。
技术介绍
1、随着无人机的使用场景越来越广,往往需要对无人机的桨叶的螺距进行调节以适配不同的使用场景,从而达到高效应用。
2、无人机中的桨夹一般包括底座以及设于底座上的两桨根,两桨根通过中联连接以将两桨根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桨根用于连接桨叶,通过桨根连接底座实现桨叶与底座的固定安装。桨根与底座的安装角度决定桨叶的螺距。
3、然而,现有技术中,桨夹的底座一般只设有单一安装位置用于与桨根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每一桨夹只具有唯一螺距,导致每一桨夹的使用场景单一,适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桨夹,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桨夹的底座一般只设有单一安装位置用于与桨根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每一桨夹只具有唯一螺距,导致每一桨夹的使用场景单一,适用性低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提供一种桨夹,包括底座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底座两端的桨根,所述桨根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桨根包括桨根主体以及设于所述桨根主体一侧的光轴,所述底座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两定位孔,两所述定位孔间隔设置,所述光轴与所述定位孔适配,通过所述光轴与所述定位孔插接以固定所述桨根和所述底座。
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桨夹的有益效果在于:底座上设置至少两定位孔,桨根与底座的安装位置不再单一,不同的安装位置对应不同的螺距,使得在实际装配过程中桨夹的螺距具有可选择性,提高了桨夹的适用性,丰富桨夹的使用场景。进一步地,桨根与底座的固定连接通过光轴
4、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的锁扣,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5、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安装部以及设于所述安装部上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台阶通孔,所述台阶通孔与所述桨根适配。
6、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相对所述台阶通孔的轴心环绕设置。
7、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台阶通孔的轴心等距设置。
8、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设于固定部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端。
9、进一步地,相邻两所述定位孔相对所述台阶通孔的轴心的间隔角度包括15°、20°以及25°。
10、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的直径为2mm-4mm。
11、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上设有若干连接通孔。
12、进一步地,所述桨根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桨根主体的一侧且与所述桨根主体光滑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光轴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桨夹,包括底座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底座两端的桨根,其特征在于,所述桨根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桨根包括桨根主体以及设于所述桨根主体一侧的光轴,所述底座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两定位孔,两所述定位孔间隔设置,所述光轴与所述定位孔适配,通过所述光轴与所述定位孔插接以固定所述桨根和所述底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安装部以及设于所述安装部上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台阶通孔,所述台阶通孔与所述桨根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相对所述台阶通孔的轴心环绕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桨夹,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台阶通孔的轴心等距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设于固定部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桨夹,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定位孔相对所述台阶通孔的轴心的间隔角度包括15°、20°以及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的直径为2mm-4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桨根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桨根主体的一侧且与所述桨根主体光滑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轴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桨夹,包括底座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底座两端的桨根,其特征在于,所述桨根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桨根包括桨根主体以及设于所述桨根主体一侧的光轴,所述底座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两定位孔,两所述定位孔间隔设置,所述光轴与所述定位孔适配,通过所述光轴与所述定位孔插接以固定所述桨根和所述底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安装部以及设于所述安装部上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台阶通孔,所述台阶通孔与所述桨根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相对所述台阶通孔的轴心环绕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桨夹,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台阶通孔的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奇才,吴敏,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三瑞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