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可折叠箱体及推车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可折叠箱体及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456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箱体及推车。所述箱体包括底座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前、后侧板和左、右侧板,所述前侧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可拆分的与所述左、右侧板的前端相连,所述右侧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可拆分的与所述左、右侧板的后端相连;所述箱体具有展开的第一状态以及折叠的第二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箱体与车体分为可组装的两个部位,箱体可折叠成较薄物品以便于收纳,亦可展开成具有较大置物腔体的构件,结构强度更高,折叠及展开状态均具有较高稳定性,与车体的连接及分离操作便捷;车体亦可折叠收纳,车体作为独立部件在折叠后其稳定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户外用品,尤其是一种可折叠箱体及推车


技术介绍

1、可折叠的户外推车深受用户喜爱,折叠后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展开后具有较大的储物空间,十分适用于自驾游等户外活动。

2、现有常见的折叠推车通常由x型折叠构件组成的车架以及安装于车架上的储物布袋,如申请人早先申请的专利文献cn221090839u,以及其他专利文献us9211897b2等。

3、该类户外推车利用了储物布袋的可形变性,在车架折叠时布袋可随之折叠,但其亦存在以下弊端:

4、其一,折叠收纳后容易自行展开,需额外接住捆绑结构已定位;

5、其二,储物布袋多次使用后易产生明显折痕,使用时美观度不高。

6、基于此,申请人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箱体及推车,将箱体与车体分为可组装的两个部位,箱体可折叠成较薄物品,以便于收纳,同时箱体折叠及展开状态均具有较高稳定性;车体亦可折叠收纳,车体在折叠后无额外部件(如储物布袋)对其施加展开方向的力,折叠效果更好。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3、一种可折叠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底座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前、后侧板和左、右侧板,所述前侧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可拆分的与所述左、右侧板的前端相连,所述右侧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可拆分的与所述左、右侧板的后端相连;

4、所述前侧板包括u型的外框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外框上的主侧板;

5、所述箱体具有展开的第一状态以及折叠的第二状态;

6、当其处于第一状态时,前侧板两端分别与左、右侧板的前端相连,后侧板的两端分别与左、右侧板的后端相连,已与所述底座配合形成用于存放物品的容置腔体;

7、当其处于第二状态时,前、后侧板和左、右侧板分别翻折于所述底座的底面上方;

8、还包括有用于封盖所述容置腔体上方开口的上盖板,所述左、右侧板上包括有用于支撑所述上盖板的支撑条。

9、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底座前端和/或后端包括有往上延伸形成的第一延伸部,所述前、后侧板分别转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延伸部上;

10、当所述左、右侧板翻转折叠时,其至少一端端部抵接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上,以使其与所述底座内底面之间形成有用以容置所述前、后侧板的空间,所述前、后侧板置于所述左、右侧板下方。

11、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底座左端和/或右端包括有往上延伸形成的第二延伸部,所述左、右侧板分别转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延伸部上;

12、所述第二延伸部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高度;

13、所述左、右侧板的至少一个端部包括有第一折边,当所述左、右侧板翻转折叠时,所述第一折边外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上部,以提升所述左、右侧板主体部位的停留高度。

14、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左、右侧板与所述第二延伸部转动连接的侧部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内切口,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端角与所述内切口相适配,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端角通过第二折边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延伸部相连,且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端角以及所述第二折边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高度。

15、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左侧板和/或所述右侧板外端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侧壁上开设有连通至外部的第二槽体;

16、还包括有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拉环和定位头,所述拉环活动布置于所述第一槽体处,所述定位头活动布置于所述第二槽体处;

17、当所述左、右侧板翻转折叠时,所述左侧板和/或所述右侧板外端包括有用于供所述定位头插入的槽体,以通过所述第一定位件限位翻折后的左、右侧板。

18、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主侧板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三槽体,所述第三槽体侧壁上开设有连通至外部的第四槽体,所述外框上开设有第五槽体;

19、还包括有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拉环和定位头,所述拉环活动布置于所述第三槽体处,所述定位头活动布置于所述第四槽体处;

20、当所述主侧板展开至与所述外框相对应时,所述第四槽体与所述第五槽体相对应,以使所述定位头可被推入至所述第五槽体内,以将所述主侧板定位于所述外框上。

21、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前侧板和/或后侧板上开设有第一贯穿孔;

22、所述前侧板上包括有第一容置腔体,所述第一容置腔体处包括有可翻转的盖板;

23、所述后侧板上包括有内凹槽体,所述内凹槽体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内凹槽体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有与所述第二贯穿孔相适配的凸台,且所述凸台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支架主体部位的外径;

24、当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翻转折叠于所述内凹槽体内时,所述凸台穿设于所述第二贯穿孔处,且所述第一支架盖合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方。

25、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上盖板包括有至少两组盖板组,每一盖板组包括可翻转折叠的至少两块盖板;

26、所述底座前端和/或后端包括有往上延伸形成的第一延伸部,所述左、右侧板的至少一个端部包括有第一折边,当所述左、右侧板翻转折叠时,所述第一折边外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上部,以形成用于容置翻转折叠后的所述盖板组的空间。

27、上述方案中,优选的,包括推车主体,所述推车主体上安装有上述的可折叠箱体;

28、所述推车主体包括

29、至少两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部包括有开口朝上的若干定位槽;

30、第一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右端的两个端部分别转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的左端,所述第一架体左端配置有若干车轮;以及

31、第二架体,所述第二架体左端的两个端部分别转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的右端,所述第二架体右端配置有若干车轮;

32、所述第一架体的右端以及所述第二架体的左端分别配置有与所述定位槽相适配的限位柱;

33、所述推车主体具有折叠的第一状态以及展开的第二状态,当所述推车主体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限位柱离开所述定位槽;当所述推车主体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限位柱卡入至所述定位槽内。

34、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架体和/或所述第二架体上配置有把手;

35、所述推车主体上配置有若干第二定位件,所述底座上配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件相配合的第三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和所述第三定位件上分别开设有对应的通孔,以通过销轴将可折叠箱体定位于所述推车主体上。

3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37、本专利技术将箱体与车体分为可组装的两个部位,箱体可折叠成较薄物品以便于收纳,亦可展开成具有较大置物腔体的构件,结构强度更高,折叠及展开状态均具有较高稳定性,与车体的连接及分离操作便捷;

38、车体亦可折叠收纳,车体作为独立部件在折叠后其稳定性更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底座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前、后侧板和左、右侧板,所述前侧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可拆分的与所述左、右侧板的前端相连,所述右侧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可拆分的与所述左、右侧板的后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前端和/或后端包括有往上延伸形成的第一延伸部,所述前、后侧板分别转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延伸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左端和/或右端包括有往上延伸形成的第二延伸部,所述左、右侧板分别转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延伸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侧板与所述第二延伸部转动连接的侧部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内切口,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端角与所述内切口相适配,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端角通过第二折边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延伸部相连,且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端角以及所述第二折边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和/或所述右侧板外端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侧壁上开设有连通至外部的第二槽体;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侧板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三槽体,所述第三槽体侧壁上开设有连通至外部的第四槽体,所述外框上开设有第五槽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和/或后侧板上开设有第一贯穿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包括有至少两组盖板组,每一盖板组包括可翻转折叠的至少两块盖板;

9.一种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车主体,所述推车主体上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箱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和/或所述第二架体上配置有把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底座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前、后侧板和左、右侧板,所述前侧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可拆分的与所述左、右侧板的前端相连,所述右侧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可拆分的与所述左、右侧板的后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前端和/或后端包括有往上延伸形成的第一延伸部,所述前、后侧板分别转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延伸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左端和/或右端包括有往上延伸形成的第二延伸部,所述左、右侧板分别转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延伸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侧板与所述第二延伸部转动连接的侧部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内切口,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端角与所述内切口相适配,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端角通过第二折边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延伸部相连,且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端角以及所述第二折边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雄张加武王华林佑玲吴建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世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