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的下车体主体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电动汽车是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对于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是其推广普及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轻量化的设计有助于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同时对操控稳定性、能源利用率也有帮助。
2、目前的电动汽车,下车体的结构强度较低,在车辆受到碰撞时,容易发生过度形变,进而威胁到乘员以及电池包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了提供一种车辆的下车身主体、下车身总成及车辆,结构强度较高,保证了车辆内部人员的安全。
2、具体而言,本申请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3、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的下车身主体,所述下车身主体包括底板和两个座椅横梁;
4、两个座椅横梁固定于所述底板的一侧表面,并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间隔且并排布置;
5、至少一个所述座椅横梁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彼此相交地连接。
6、本申请实施例的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下车身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身主体包括底板(1)和两个座椅横梁(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车身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21)和所述第二加强筋(22)分别倾斜地连接至所述座椅横梁(2)沿所述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个内表面,并且一个所述第一加强筋(21)与一个所述第二加强筋(22)连接以形成一个V形或X形的加强筋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车身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21)的数量和所述第二加强筋(22)的数量分别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筋组沿所述座椅横梁(2)的延伸方向依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下车身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身主体包括底板(1)和两个座椅横梁(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车身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21)和所述第二加强筋(22)分别倾斜地连接至所述座椅横梁(2)沿所述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个内表面,并且一个所述第一加强筋(21)与一个所述第二加强筋(22)连接以形成一个v形或x形的加强筋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车身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21)的数量和所述第二加强筋(22)的数量分别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筋组沿所述座椅横梁(2)的延伸方向依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车身主体,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车辆的车尾一侧的所述座椅横梁(2)包括横梁段(24)和至少一个加强段(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车身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包括前地板(11)和两个后纵梁(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车身主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后纵梁(12)还包括第三加强筋(1211)和第四加强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航,芮琴,徐可,李程,黄宏伟,朱安平,江马胜,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