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柯涵钰专利>正文

触控面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4186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触控面板结构基本上在一第一透明导电板及一第二透明导电板之间设有若干隔球用以将第一、第二透明导电板区隔;其中,第一透明导电板由一建构有透明导电薄膜的PET基材为主体;该第二透明导电板则以一建构有透明导电薄膜的透明塑料基材为主体;该透明塑料基材于塑料注入塑料射出于极低粗糙度的成型模具后,再利用压缩模穴空间的方式,使定型后的透明塑料基材薄型化、表面密度均匀并具有极低粗糙度的表面,而得以直接在该透明塑料基材表面建构透明导电薄膜,而可直接由该透明塑料基材取代传统玻璃基材,进而提升触控面板的结构安全性及透光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触控面板,旨在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提升结构安 全性,而且可降低厚度、结构层数与重量或提高透光率的触控面板结构
技术介绍
按,触控面板(或称触控式面板)主要是依附在显示器外面,以供配合显示器所呈现的画面i坎为一种直觉而且操作简易的4吏用接口 ;触控面板 的种类发展至今,随着厂商制造原理及应用层面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依照构造和感测形式的不同,目前较常见的触控面板大致可以可区 分为电阻式触控面板、电容式触控面板、红外线式(光学式)触控面板、 声波式触控面板,以及电磁式触控面板;另外,就使用层面而言,较偏 重个人使用层面应用的部分以电阻式触控面板为主,在公共使用层面较 高的应用则以电容式、音波式、红外线式触控面板为主。近年来由于可携式个人多媒体装置的蓬勃发展,电阻式触控面板的 产量也因此扶摇直上,如图1 一种习用电阻式触控面板的基本结构剖视图 所示,该触控面板的基本结构由两个透明导电板l,以及若干设于该两个 透明导电板之间的隔球2所构成;其中,相对位于外层的透明导电板l主 要以一建构有透明导电薄膜3的PET基材4为主体,该相对位于内层的透 明导电板1则以 一建构有透明导电薄膜3的玻璃基材5为主体。当以手指、笔或其它介质对压触外层的透明导电板l使形成凹陷之 后,可使内、外层的两个透明导电板l接触造成短路,进而产生电压的变 化,再经由A/D控制器转为数字讯号让计算机做运算处理取得(X,Y)轴位 置,进而达到定位的目地。一般实施时,该透明导电薄膜3可以为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 : ITO),而且可利用感压胶6构成两个透明导电板1之间的结合,以及在相 对位于外层的透明导电板1表层建构一硬化涂层7,使增加触控面板的防3刮能力。然而,图1所示的习用触控面板内层的透明导电板1以玻璃基材6为主 体,容易因为玻璃碎裂而发生割伤的危险;因此,即有如图2所示的第二 种习用触控面板问市,该图2所示的习用触控面板主要在其相对位于内层 的透明导电板1的玻璃基材5与透明导电薄膜3之间增设有一胶合层8,用 以限制破裂的玻璃碎片任意剥落,以降低发生割伤的危险,但该胶合层8 的表面不适合建构透明导电薄膜。因此必须另外在胶合层8的外层黏贴一PET基材4之后,再于PET基材 4表面建构透明导电薄膜3,如此将使整体触控面板的结构趋于复杂,相 对会增加触控面板的厚度,以及降低触控面板的透光率。再者,如图3所示的第三种习用触控面板则由 一透明塑料板9取代原 有的玻璃基材,但由于 一般透明塑料板9将塑料以辊压成型的方式成型, 其透明塑料板9表面于聚合时会因为晶格分布不均而产生凹凸波紋(如图 4所示),平整性差,因此同样必须另外在透明塑料板9的外层黏贴一PET 基材4之后,再于PET基材4表面建构透明导电薄膜3,仍然4吏得整体触控 面板的结构趋于复杂,增加触控面板的厚度,以及降低触控面板的透光 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提 升结构安全性,并且减少结构层数、降低整体厚度与重量,以及提高透 光率的触控面板结构。为达上揭目的,本技术的触控面板结构基本上在一第一透明导 电板及一第二透明导电板之间设有若干隔球用以将第 一、第二透明导电 板区隔;其中,第一透明导电板由一建构有透明导电薄膜的PET基材为 主体;该第二透明导电板则以一建构有透明导电薄膜的透明塑料基材为 主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透明塑料基材于塑料注入塑料射出于 玻璃材质的成型模具后,利用浮动模块相对位移的方式压缩模穴空间,防止塑料聚合产生凹凸波紋,使定型后的透明塑料基材薄型化、表面密 度均勻并具有极低粗糙度的表面,而得以直接在该透明塑料基材表面建 构透明导电薄膜,而可直接由该塑料基材取代传统玻璃基材,进而提升 触控面板的结构安全性及透光性。由于,该透明塑料基材不需要另外黏贴PET基材做为供透明导电薄 膜依附的主体,因此除了可以直接取代玻璃,不致于发生玻璃破裂割伤 的危险,降低了整体触控面板的结构层数及厚度与重量,相对的亦提高 整体触控面板的透光率。附图说明图1为第 一种习用触控面板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第二种习用触控面板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第三种习用触控面板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第三种习用触控面板当中的透明塑料板放大剖视图; 图5为本技术的触控面板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技术中透明塑料基材的放大剖视图; 图7为本技术中用以成型透明塑料基材的射出成型模具剖视图; 图8为本技术中用以成型透明塑料基材的射出成型模具动作示图号i兌明I- 透明导电板 3-透明导电薄膜 5-玻璃基材7-硬化涂层 9-透明塑料板II— PET基材30-第二透明导电板40 隔球60-硬化涂层2—隔球 4-PET基材 6—感压胶 8--胶合层10-第一透明导电板20-透明导电薄膜31-透明塑料基材50--感压胶70-射出成型模具71-模穴 72-浮动模块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 楚地了解。如图5所示,本技术的触控面板结构至少包括有 一第一透明导 电板IO、 一第二透明导电板30,以及若干间隔球40;其中该第 一 透明导电板10 ,由 一 建构有透明导电薄膜20的 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基材ll为主体;该第二透明导电板30,由 一建构有透明导电薄膜20的透明塑料基材31为主体,该透明塑料基材31 在射出成型的过程中,利用压缩模穴空间的方式(即所谓射出压缩成型 ),使定型后的透明塑料基材31表面密度均匀、内应力小、表面粗糙度 极低、且透明度一致,具有可供直接建构透明导电薄膜20的极低粗糙度 表面(如图6所示)。至于,该若干隔球40设于该第一、第二透明导电板IO、 30之间,用以将第一、第二透明导电板IO、 30区隔。于实施时,该第一、第二透明导电膜IO、 30的透明导电薄膜20以涂 布凝胶、电镀、蒸镀或濺镀铟锡氧化物(IndiumTin Oxide ,ITO)的方式 所建构而成,整体触控面板则以该第一、第二透明导电膜IO、 30设有透 明导电薄膜20的板面相对的方式,利用感压胶50加以相互黏着结合,并 且在各隔球40的区隔作用下,使该第一、第二透明导电膜IO、 30的透明 导电薄膜20常态保持一特定间隔。整体触控面板结构即可供进一步在第一、第二透明导电膜IO、 30的 透明导电薄膜20之间通入5V的电压,藉由手指或触控笔触碰相对位于外 层的第一透明导电板10形成凹陷,然后与内层的第二透明导电板30接触 而产生电压的变化,再经由A/D控制器转为数字讯号让计算机做运算处 理取得(X,Y)轴位置,进而达到定位的目地;当然,亦可在第一透明导电 板10的外层板面建构一硬化涂层60,使增加触控面板的防刮能力。尤其,本技术当中的塑料基材31可以由如图7所示的射出成型模 具制作成型,该射出成型模具70为玻璃材质,除了具有用以成型塑料基材31外型的模穴71之外,其模穴71内壁更进一步抛光成为最低粗糙度的 态样,在模穴71的周边设有可在合膜状态下持续位移的浮动模块72;当 射出成型模具70合模之后,并且将塑料注入模穴71之后,如图8所示,可 利用浮动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第一透明导电板,由一建构有透明导电薄膜的PET基材为主体; 一第二透明导电板,由一建构有透明导电薄膜的透明塑料基材为主体,该透明塑料基材在射出成型的过程中,利用压缩模穴空间的方式,使定型 后的透明塑料基材具有可供直接建构透明导电薄膜的极低粗糙度表面; 若干用以将第一、第二透明导电板区隔的隔球,设于该第一、第二透明导电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第一透明导电板,由一建构有透明导电薄膜的PET基材为主体;一第二透明导电板,由一建构有透明导电薄膜的透明塑料基材为主体,该透明塑料基材在射出成型的过程中,利用压缩模穴空间的方式,使定型后的透明塑料基材具有可供直接建构透明导电薄膜的极低粗糙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建信
申请(专利权)人:柯涵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