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蓝光二极管的荧光粉专利技术所属
本专利技术系关于一种光学
具体而言,是 指可应用于蓝光二极管的荧光粉及以该荧光粉制作的蓝光二极管,此一新兴研究方向始于1997年,曰本 S.Nakamura发表了专题论文(请参照S.Nakamura. Blue laser. Springer Verlag, Berlin, 1997),与此同时这篇论文 对于创造蓝、紫激光器以及蓝光二极管做出了具体贡献。先前技术历经十年工业发展,人们不仅具备了与创造蓝光 二极管相关联的研究方向,而且形成了与创造新型发 光材料相联系的材料学领域。已知专利(请参照Y. Schimizu.等人获颁的澳洲 AU 4065002号专利, 27.06.2002)中论述了 InGaN构造基础上的蓝光二极管, 其中指出已知Y3Ah〇I2:Ce基质荧光粉的必要性。只有 当蓝光发光二极管具有高色温T〉 8000k时,这种荧光 粉参照对象才能够与蓝光发光二极管形成组合装置。 为了修正这一缺点,研究人员提出在发光转换涂层组 成中加入第二种荧光粉,这种荧光粉源于在红色光谱 区域辐射的CaS: Eu。尽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荧光粉,其系用于InGaN异质结涂层的金属氧化物及非金属氧化物基质中,其可被铈激化,其特征在于:该荧光粉为两种化合物的固溶体,其中第一种化合物具有化学计量公式(1-x)(∑Ln)↓[3]Al↓[5]O↓[12],第二种化合物为xMe↑[Ⅱ]3Me↑[Ⅲ]↓[2]Si↓[3]O↓[12],在此情况下所形成的固溶体具有立方晶系及Ia3d构造组,其中该第一种化合物及第二种化合物中Ln=Y及/或Gd及/或Lu及/或Ce及/或Yb及/或Pr及/或Sm,Me↑[Ⅱ]=Mg及/或Ca及/或Sr及/或Ba,Me↑[Ⅲ]=In及/或Ga及/或Sc,其中0.0001≤x≤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荧光粉,其系用于InGaN异质结涂层的金属氧化物及非金属氧化物基质中,其可被铈激化,其特征在于该荧光粉为两种化合物的固溶体,其中第一种化合物具有化学计量公式(1-x)(∑Ln)3Al5O12,第二种化合物为xMeII3MeIII2Si3O12,在此情况下所形成的固溶体具有立方晶系及Ia3d构造组,其中该第一种化合物及第二种化合物中Ln=Y及/或Gd及/或Lu及/或Ce及/或Yb及/或Pr及/或Sm,MeII=Mg及/或Ca及/或Sr及/或Ba,MeIII=In及/或Ga及/或Sc,其中0.0001≤x≤0.2。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粉,其中该第一种化合 物中x二0.001 0.15。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粉,其中当Me二Mg 时,其晶格参数为12.0A,当Me^Mg时,其晶格 参数为a〉 12.0A。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粉,其中该荧光粉可被 至少两种激化剂激化,该两种激化剂可源于Ln=Ce及/ 或Yb及/或Pr及/或Sm,该荧光粉可在500~700nm区 间辐射,其辐射光谱最大值位于520~590nm的光谱次 能带。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粉,其中该荧光粉与源 于InGaN的半导体异质结相组合,其中该异质结主要辐 射短波蓝光,其表面覆盖该均匀浓度的荧光粉涂层, 该荧光粉粉末均匀分布于该异质结表面所形成的聚合 涂层容积中。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粉,其中以下元素形成该荧光粉的阳离子晶格,这些元素源于组合2Li^Y及/ 或Gd及/或Lu,该荧光粉基质中这些元素浓度为[Y]^3y、 [Gd]二3z、 [Ln]二3p,在此情况下2 3y+3z+3p二3-x ,其中 0.6^y^0.79, 0.01^z^0.05。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粉,其进一步含有激化 剂,该激化剂源于Ce及/或Yb及/或Pr及/或Sm,其中该 激化剂含量如下0.005 ^ [Ce]^ 0.1、 0.0001 ^ [Yb] ^ 0.001、 0.0001 ^ [Pr〗^0.01及0.0001 ^ [Sm]^0.01,同时 可使辐射光谱最大值半波宽从112 125nm。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荧光粉,其中该辐射光谱起 始于112nm的情况是组成中加入一对激化剂,该激 化剂源于Ce+Yb或Ce+Pr或Yb+Pr,辐射光谱起始于 125nm的情况为加入全部六种激化剂。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粉,其中当化学计量指 数x为0.005^x^0.01时,其发光色坐标值为S (x+y) ■ 0.86,当化学计量指数为0.01^x^0.05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索辛纳姆,罗维鸿,蔡绮睿,
申请(专利权)人:罗维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