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侧边按键结构,应用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之中,包含有一按键体与一弹性元件。按键体为配置在弹性元件的第一表面,弹性元件包含有位于按键体一侧的翼部。侧边按键结构还包含有一粘着层,分布于翼部的第一表面上,以将弹性元件固定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一种应用此侧边按键结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亦在此揭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侧边按键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产业的发展,各式各样的可携式电子产品已普遍地应用在人们的生活 中。举例而言,常见的可携式电子产品包含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 ; PDA)、移动电话(mobile phone)、智能型手机(smart phone)等,这些可携式电子装置由于 体积轻巧,携带方便,因此使用的人数越来越多。 由于可携式电子装置体积轻巧,按键配置空间有限,因此,常将一些简单的功能, 如将来电铃声切为静音或振动、挂断来电、调节音量大小、改变情景设定等功能设定在可携 式电子装置的侧边按键上。 但在可携式电子装置出厂前的落摔测试时,常会发生侧边按键因固定不良而掉出 的情形。而若是将侧边按键过于牢靠地固定,则会影响按压时的手感。因此,如何有效地固 定可携式电子装置中的侧边按键,而不降低其按压时的手感,便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应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侧边按键结构,用以 有效地固定按键体,而不影响按压时的手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侧边按键结构,应用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 之中,包含有一按键体与一弹性元件。按键体为配置在弹性元件的第一表面,弹性元件包含 有超出按键体的一翼部。侧边按键结构还包含有一粘着层,分布于此翼部的第一表面上,以 将弹性元件固定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其中,弹性元件可为一弹性薄片。按键体包含 有凸向弹性元件的一凸块。弹性元件的材料可为橡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为提供一种具有侧边按键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具有一侧边开口的壳体、一按键体,与一弹性元件。按键体为配置在弹性元件的第一表面,弹性元件包含有超出按键体的一翼部。其中还包含有一粘着层,配置于翼部与壳体之间,以固定弹性元件与其上的按键体。其中按键体为露出于侧边开口。 粘着层为配置于翼部的第一表面。弹性元件可为一弹性薄片,弹性元件的材料可为橡胶。按键体包含有凸向弹性元件的一凸块。可携式电子装置中还包含有一感测元件,设置于壳体中对应于凸块的位置。 本专利技术的侧边按键结构可透过射出成型的方式,将按键体与弹性元件结合在一 起。弹性元件可提供按压按键体时良好的手感。弹性元件位于按键体两侧的翼部上更涂有 粘着层,以将弹性元件及其上的按键体固定在壳体上。又由于弹性元件的长度大于按键体 的长度,因此,可有效地避免按键体自壳体的侧边开口中掉出。附图说明 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详 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边按键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2是具有本专利技术的侧边按键结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侧视 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 :侧边按键结构110:按键体120 :弹性元件124:翼部130 :粘着层200:可携式电子装置210 :壳体212:侧边开口220 :按键体222:凸块230 :弹性元件232:第一表面233 :第二表面234:翼部240 :粘着层250:感测元件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任何所属
中具有通常 知识者在了解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后,当可由本专利技术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 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范围。 参照图l,其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边按键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侧边按键结构100 包含有一按键体110与一弹性元件120。其中按键体110为设置在弹性元件120上。按键 体110较佳地可生成在弹性元件120的一侧,而弹性元件120包含有超出按键体110的一 翼部124,位于按键体IIO之一侧。侧边按键结构100中还包含有一粘着层130,分布在弹 性元件120的翼部124上。 弹性元件120可为一弹性薄片,而按键体110与弹性元件120可透过如射出成型 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弹性元件120的材料可为橡胶或是其它弹性材料。其中粘着层130较 佳地为位于翼部124的一端。 参照图2,其是具有本专利技术的侧边按键结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局 部侧视图。可携式电子装置200中包含有一壳体210,壳体210具有一侧边开口 212,以露 出按键体220。按键体220为固定在弹性元件230的一端,弹性元件230位于按键体220 — 侧的翼部234上具有粘着层240,其中粘着层240为位于弹性元件230的第一表面232,以 透过粘着层240将弹性元件230及其上的按键体220固定在壳体210上。 可携式电子装置200中更包含有一感测元件250,此感测元件250可为按压式的感 测元件。按键体220则具有凸向弹性元件230的一凸块222。当使用者未按下按键体220 时,弹性元件230的第二表面233可靠在感测元件250上,以避免按键体220向后倾倒而脱 离侧边开口 212。 而当使用者按下按键体220后,按键体220会带动弹性元件230微微移动,使得凸 块222及与之相连的弹性元件230会施加压力在感测元件250上。当按键体220的凸块222下压感测元件250时,感测元件250会发出一讯号,使得与感测元件250相连的电路板 (图中未绘示)判定按键体220已被按压。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元件230的翼部234为位于按键体220的一侧,粘着层240 亦是位于翼部234的一端,因此,可赋予按键体220较大的按压行程。此外,透过弹性元件 230所提供的弹力,可提高按压按键体220时的手感。而弹性元件230的翼部234为延伸超 出按键体220的长度,且在翼部234上还涂有粘着层240而与壳体210粘合,如此一来,可 有效地固定弹性元件230及其上的按键体220,并防止按键体220自侧边开口 212中掉出。 由上述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可知,应用本专利技术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侧边按键结 构可透过射出成型的方式,将按键体与弹性元件结合在一起。弹性元件可提供按压按键体 时良好的手感。弹性元件位于按键体一侧的翼部上还涂有粘着层,以将弹性元件及其上的 按键体固定在壳体上,并赋予按键体较大的按压行程。又由于弹性元件的长度大于按键体 的长度,因此,可有效地避免按键体自壳体的侧边开口中掉出。 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此 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 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边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之中,包含:一按键体;一弹性元件,该按键体为配置在该弹性元件的一第一表面,该弹性元件包含超出该按键体的一翼部;以及一粘着层,分布于该翼部的该第一表面上,以将该弹性元件固定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侧边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之中,包含一按键体;一弹性元件,该按键体为配置在该弹性元件的一第一表面,该弹性元件包含超出该按键体的一翼部;以及一粘着层,分布于该翼部的该第一表面上,以将该弹性元件固定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壳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边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为一弹性薄片。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边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按键体包含一凸块,向该弹性 元件凸出。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边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的材料为橡胶。5. —种具有侧边按键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壳体,具有一侧边开口 ;一按键体;一弹性元件,该按键体为配置在该弹性元件的一第一表面,该弹性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侨仑,廖建中,何志凌,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