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校正用户托盘位置的设备以及测试处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391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校正用户托盘位置的设备,该设备包括确定用户托盘位置的至少一个第一位置构件和至少一个第二位置构件、接收用户托盘的板件、沿着安装第一位置构件的方向移动用户托盘的第一校正单元、沿着安装第二位置构件的方向移动用户托盘的第二校正单元、以及操作第一校正单元和第二校正单元的操作单元。该设备具有简单的构造,能够将用户托盘移动到精确位置,由此减少了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向测试机供给封装芯片并按级别对测试后的封装芯片进行分类的测试处理机。
技术介绍
测试处理机(test handler,也可称为测试分选机、测试搬运机等)可用来在封装工艺结束时对封装芯片进行电气测试。 测试处理机使用包括多个能够容纳封装芯片的容纳单元执行装载工艺、测试工艺和卸载工艺。 测试处理机将待测试的封装芯片从用户托盘传送到测试托盘。这被称为装载工艺。测试处理机使用多个拾取器系统执行装载工艺。拾取器系统包括多个能够吸附封装芯片的管嘴。 测试处理机将容纳有封装芯片的测试托盘供给测试机。这被称为测试工艺。测试机包括具有多个插座的高精度定位板。使测试托盘中的封装芯片接触插座以对封装芯片执行电气测试。进一步,测试处理机包括腔室系统,该腔室系统包括多个气密腔室,使测试机即使在高温或者低温的极端条件下也能够对封装芯片执行电气测试。 测试处理机将测试后的封装芯片从测试托盘传送到用户托盘。这被称为卸载工艺。根据测试结果对封装芯片进行分级,并且,处理机根据分级将分级后的芯片从测试托盘传送到合适的用户托盘。测试处理机使用多个拾取器系统执行卸载工艺。 测试处理机包括能够存放在装载工艺和卸载工艺中使用的多个用户托盘的堆叠器。 图1表示的是在测试处理机中存放多个用户托盘的堆叠器,图2表示的是用户托盘的位置被校正的状态。 参见图l,堆叠器100能够存放多个用户托盘C,并包括装载堆叠器101、卸载堆叠器102、缓冲堆叠器103和传送单元104。 多个装载堆叠器101可安装在测试处理机的主框架(未示出)上,并包括装载堆叠构件1011和装载板件1012。 多个容纳有待测试的封装芯片的用户托盘C可存放在装载堆叠构件1011中。 装载板件1012在装载工艺被执行处支承用户托盘,并按照装载板件1012能够上升和下降的这种方式安装在测试处理机的主框架中。 多个卸载堆叠器102可安装在测试处理机的主框架中,使多个容纳有测试后的封装芯片的用户托盘可以根据测试结果按级存放在不同位置。 卸载堆叠器102包括卸载堆叠构件1021和卸载板件1022。 多个容纳有测试后的封装芯片的用户托盘C可存放在卸载堆叠构件1021中。 卸载板件1022在卸载工艺被执行处支承用户托盘C,并按照卸载板件1022能够上升和下降的这种方式安装在测试处理机的主框架中。 多个空的用户托盘C可存放在缓冲堆叠器103中。 传送单元104能够保持用户托盘C,并按照传送单元104能够运动的方式安装在测 试处理机的主框架中。传送单元104能够按照传送单元104沿着X轴和Y轴方向运动的这 种方式安装在测试处理机的主框架中。传送单元104也能够上升和下降。 在堆叠器100中,用户托盘C如下进行传送。 首先,传送单元104将容纳待测试的封装芯片的用户托盘C从装载堆叠构件1011 传送到装载板件1012。 接着,装载板件1012将从装载堆叠构件1011传送来的用户托盘C升到拾取器系 统(未示出)能够拾取用户托盘C中待测试的封装芯片的位置。 接着,当用户托盘C由于完成装载工艺而变空时,传送单元104将空用户托盘C从 装载板件1012传送到缓冲堆叠器103和卸载板件1022中的一个。 接着,传送单元104将空用户托盘C从缓冲堆叠器103和装载板件1012之一传送 到卸载板件1022。 接着,卸载板件1022将从缓冲堆叠器103和装载板件1012之一传送来的用户托盘C升到拾取器系统(未示出)能够将测试后的封装芯片放进用户托盘C的位置102a。 接着,当用户托盘C由于完成卸载工艺而容纳测试后的封装芯片时,传送单元104将容纳测试后的封装芯片的用户托盘C从卸载板件1022传送到卸载堆叠构件1021。 通过反复执行上述过程,测试处理机能够按级对封装芯片进行分类。 参见图1和图2,堆叠器100应当总是将用户托盘C定位在装载板件1021和卸载板件1022中,使拾取器系统(未示出)能够稳定地执行装载工艺和卸载工艺。 为此,堆叠器100包括用于校正用户托盘位置的设备(未示出),该设备能够在将用户托盘C移动到装载板件1021和卸载板件1022中的精确位置。 用于校正用户托盘位置的设备能够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用户托盘C,由此通 过用户托盘C接触第一位置构件A和第二位置构件B将用户托盘C定位在精确位置。 但是,传统的用于校正用户托盘位置的设备单独地包括用于沿X轴方向移动用户 托盘C的第一操作单元和用于沿Y轴方向移动用户托盘C的第二操作单元,由此,使结构复 杂并增加了制造成本。 当安装了多个用于校正用户托盘位置的设备时,这种问题变得更加不利。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校正托盘位置的设备和测试处理机,该测试处理机 具有简单的构造并能够将用户托盘移动到精确位置。 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的技术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从下面的描述中将更明确地明 白这里没有描述的其他目的。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校正用户托盘位置的设备,该设备包 括确定用户托盘位置的至少一个第一位置构件和至少一个第二位置构件、接收用户托盘的 板件、沿着第一位置构件安装方向移动用户托盘的第一校正单元、沿着第二位置构件安装 方向移动用户托盘的第二校正单元、以及操作第一校正单元和第二校正单元的操作单元。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处理机,该测试处理机包括存放多个
技术实现思路
6容纳待测试封装芯片的用户托盘的装载堆叠器、将待测试封装芯片放在测试托盘中的装载 单元、封装芯片被引导接触高精度定位板的腔室系统、根据测试结果对容纳在测试托盘中 的测试后的封装芯片按级进行分类的卸载单元、存放多个容纳测试后的封装芯片的用户托 盘的卸载堆叠器、以及分别安装在装载堆叠器和卸载堆叠器中的用于校正用户托盘位置的 设备。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在测试处理机中存放多个用户托盘的堆叠器的前视图。 图2是图示校正用户托盘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校正用户托盘位置的设备和用户托盘的透视图。 图4是图示图3下侧的透视图。 图5是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校正用户托盘位置的设备校正用户托盘位置之前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图示出图5的下侧。 图7是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校正用户托盘位置的设备校正过用户托盘位置的 状态的俯视图。 图8图示出图7的下侧。 图9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测试处理机的构造。 图10是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测试处理机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校正用户托盘位置的设备的一个示例性 实施例。 图3是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校正用户托盘位置的设备和用户托盘的透视图。 图4是图示图3下侧的透视图。 参见图3和图4,用于校正用户托盘位置的设备1包括第一位置构件2、第二位置 构件3、板件4、第一校正单元5、第二校正单元6和操作单元7。 第一位置构件2确定用户托盘C的位置并能够被安装在板件4或者测试处理机的 主框架(未示出)之一上。 第一位置构件2伸出到板件4上侧一定长度,使得第一位置构件2能够支承用户 托盘C的第一侧Cl。 当用户托盘C的第一侧Cl由第一位置构件2支承时,用户托盘C的位置沿着安装 了第一位置构件2的方向(X箭头方向)被校正。 第二位置构件3确定用户托盘C的位置并能够被安装在板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校正用户托盘位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确定用户托盘位置的至少一个第一位置构件和至少一个第二位置构件;板件,在所述板件处,接收所述用户托盘;沿着安装所述第一位置构件的方向移动所述用户托盘的第一校正单元;沿着安装所述第二位置构件的方向移动所述用户托盘的第二校正单元;以及操作所述第一校正单元和所述第二校正单元的操作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用于校正用户托盘位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确定用户托盘位置的至少一个第一位置构件和至少一个第二位置构件;板件,在所述板件处,接收所述用户托盘;沿着安装所述第一位置构件的方向移动所述用户托盘的第一校正单元;沿着安装所述第二位置构件的方向移动所述用户托盘的第二校正单元;以及操作所述第一校正单元和所述第二校正单元的操作单元。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操作单元包括结合到所述板件的第一操作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单元操作所述第一校正单元;以及与所述板件结合的第二操作单元,其中,所述第二操作单元与所述第一操作单元联动 地操作所述第二校正单元。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单元和所述第二操作单元能够在在 所述板件上面移动的同时分开,其中,所述第二操作单元在沿着所述第一操作单元移动的 同时操作所述第二校正单元。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校正单元包括结合到所述板件的至少一个第一移动构件,其中,至少一个第一移动构件能够在所述 板件上面转动;以及将所述第一移动构件弹性连接到所述板件的第一弹性构件。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移动构件包括结合到所述板件的第一移动框架,其中,所述第一移动框架能够在所述板件上面转动;结合到所述第一移动框架一个端部的第一接触构件,其中,所述第一接触构件随着所 述第一移动框架的转动移动所述用户托盘;以及结合到所述第一移动框架另一端部的转动构件,其中,所述转动构件能够在所述第一 移动框架的所述另一端部上转动并接触所述第一操作单元。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接触构件结合到所述第一移动框架的一 个端部,其中,所述第一接触构件能够在所述第一移动框架的所述一个端部上转动。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转动所述第一移 动构件的突起构件。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校正单元包括沿着安装所述第二位置构件的方向移动的第二移动构件,其中,所述第二移动构件沿 着安装所述第二位置构件的方向移动所述用户托盘;以及 弹性支承所述第二移动构件的至少一个第二弹性构件。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移动构件包括 由所述第二弹性构件弹性支承的第二移动框架;以及伸进所述第二移动框架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接触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构 件移动所述用户托盘。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操作单元与所述第一操作单元联动地移 动所述第二移动构件。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校正单元和所述第二校正单元沿着相互 垂直的方向移动所述用户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熙乐金炅泰
申请(专利权)人:未来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