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置物篮,该置物篮包括一上端具有开口的篮体及二相对设置的翼片,其中在该篮体的内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而该二翼片分别枢设于该篮体上端的两对边而可相对该对边进行枢摆,其中,该二翼片由枢设端所延伸的长度都小于该篮体的高度,而该二翼片的宽度总和略大于该开口沿翼片宽度方向的长度,且该二翼片的前端可相互固定呈桥状并覆盖该容置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置物篮。
技术介绍
—般在部分自行车上会设置有置物篮,以方便使用者放置物品,然而由于一般置 物篮上方通常为开放式的开口 ,因此当骑乘自行车行经颠簸路段时,置物篮内的物品可能 会因震动而有掉出篮外的危险。 因此,中国台湾T丽334081号专利案提供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方法,其是在置物 篮的一边设置一活动压条,借此夹压篮内的物品。然而,该活动压条的长度往往是对应于置 物篮的高度以利收纳,因此该活动压条可夹压的范围常会受到限制而无法提供良好的保护 效果。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可将上述开口完整覆盖的置物篮,为本领域具有公知常 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将篮体上端开口完整覆盖的置物篮。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 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携式置物篮,让使用者可方便携带该置物篮进行购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置物篮,该置物篮包括一上端具有开口的 篮体及二相对设置的翼片,其中在该篮体的内侧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而该二翼片分别枢设 于该篮体上端的两对边内侧而可相对该对边进行枢摆,其中,该二翼片的宽度都小于该篮 体的高度,而该二翼片的宽度总和略大于该开口沿翼片宽度方向的长度,且该二翼片的前 端具有相对应的固定部,该固定部可相互固定,令该二翼片固定呈桥状覆盖该容置空间。 在上述置物篮中,还设置有一设置于该篮体上端的手提架、一设于篮体外侧的快 拆结构及一设于篮体下方的结合座,借此方便使用者依需求而将置物篮装设于自行车上, 或从自行车上拆下而作为购物篮使用。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置物篮的使用状态(一 )。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置物篮的使用状态(二 )。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置物篮结合于一自行车把手前端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置物篮的仰视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置物篮结合于一自行车货架上方的示意图。 图5A为本专利技术置物篮的束带结合于一自行车座管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置物篮 25 :凹弧面10篮体30 :扭力弹簧20翼片40 :手提架21第一翼片50 :快拆结构22第二翼片60 :结合座23第一方框70 :束带24第二方框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考图1及图2所示,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的置物篮的使用状态(一 )、(二 )。该置物 篮1包括有一篮体IO及二翼片20,该篮体10的上端具有一约呈方形的开口,而该篮体10 内侧则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供使用者放置物品。该二翼片20分别为第一翼片21及一第二 翼片22,该第一、第二翼片21、22并分别枢设于篮体10上端的两对边内侧而可相对该对边 进行枢摆,且第一、第二翼片21、22前端具有相对应的固定部,该固定部例如是设置于第一 翼片21前端的第一方框23,及设置于第二翼片22前端且对应于该第一方框23的第二方框 24。其中,第一、第二翼片21、22的宽度都小于篮体10的高度,而第一、第二翼片21、22的 宽度总和略大于该开口沿翼片宽度方向的长度,且第一方框23的宽度大于第二方框24的 宽度,从而第二方框24可穿设于第一方框23中而使该二翼片20固定呈桥状,同时覆盖该 容置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二翼片是通过第一、第二方框的设置而相互固设,然而也可设置其 他类型的固定部令两翼片固定,例如利用束带、魔鬼毡、卡榫或扣环等,借此令该二翼片固 设呈桥状而可覆盖容置空间。 此外,在二翼片20与篮体10之间设有多个扭力弹簧30,其中扭力弹簧30的一端 抵顶于该篮体IO,而扭力弹簧30的另端则抵顶于该翼片20,而令翼片20随时向篮体10下 方枢摆。 在本专利技术中,该扭力弹簧30的设置是供该翼片20可相互紧密结合,且当该翼片20未使用时,可借由该扭力弹簧30的作用而紧贴于篮体10的侧壁。然而,也可选择不设置该扭力弹簧30,而借由重力的作用而让该二翼片20相固设或贴合于篮体10侧壁。 另外,该二翼片20的前端分别形成有一凹弧面25,当该二翼片20相固定时,该二凹弧面25形成一圆弧孔洞,该圆弧孔洞的设置可供置物篮容置长形的物件,或者可供使用者将心爱的宠物放于置物篮内,此时宠物的头部即可从该圆弧孔洞探出,而让使用者与宠物有更多互动。 再来,请参考图3。本专利技术的置物篮1也可装设有一设置于该篮体10上端的手提 架40及设于篮体10外侧的快拆结构50,该快拆结构50以可拆卸式地方式装设于一 自行车 的把手前端,从而使用者可将置物篮1于自行车上拆卸而作为购物篮使用。又或者可如图 4及图5所示,在篮体10下方设置一结合座60,该结合座60则是可拆卸式地装设于一 自行 车的货架,也可达到方便拆装的功能。 其中,如图5A所示,该置物篮1还可包括有至少一穿设于篮体10上的束带70,该 束带70可供挂设于一自行车的竖管、座管、货架或其他适当处,从而可在骑乘自行车时避 免置物篮l晃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二翼片虽是由镂空的框体所构成,但也可使用片状板体等材 质制成该翼片,而同样可达保护篮内物品的效果。此外,篮体的周围例如可为网状结构、编 织结构或整面设置的板体,而达到承载物品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置物篮借由二相对设置的翼片而提供一较佳的覆盖效果,其 中,该翼片的宽度小于篮体的高度而可方便垂置收纳于篮体内,且二翼片的宽度总和略大 于开口宽度,则可利用简单的固定方法固定两者而形成一完善的覆盖保护。并且,由于其结 构精简,一来节省成本,再则可供使用者方便操作,确实具有较已知技术更为先进的效果, 而申请前亦未见有相同或类似设计,因此符合专利法的规定。权利要求一种置物篮,包括一上端具有开口的篮体,该篮体内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以及二相对设置的翼片,分别枢设于该篮体上端的两对边而可相对该对边进行枢摆,其中,该二翼片由枢设端所延伸的长度都小于该篮体的高度,而该二翼片的宽度总和略大于该开口沿翼片宽度方向的长度,且该二翼片的前端具有相对应的固定部,该固定部可相互固定,使该二翼片固定呈桥状覆盖该容置空间,该二翼片未相互固定时则分别呈下摆状。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篮,其特征在于,该二翼片分别为第一翼片及第二翼片,在 第一翼片前端的固定部设置有至少一第一方框,在第二翼片前端的固定部则设置有对应于 该第一方框的第二方框,其中第一方框的宽度大于第二方框的宽度,且第二方框可穿设于 第一方框中而使该二翼片固定呈桥状。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置物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扭力弹簧,分别设于该二 翼片与篮体之间,其中该扭力弹簧的一端抵顶于该篮体,而扭力弹簧的另一端则抵顶于该 翼片,使翼片随时向篮体下方枢摆。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结合部,装设于篮体上,用 以将该置物篮装设于一自行车上;其中该结合部包括一设于篮体外侧的快拆结构,该快拆 结构可拆卸式地结合于一自行车的把手前端。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结合部,装设于篮体上,用 以将该置物篮装设于一自行车上;其中该结合部包括一设于篮体下方的结合座,该结合座 可拆卸式地结合于一自行车的货架。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置物篮,其特征在于,该二翼片的前端分别形成有一凹弧 面,且当该二翼片相互固定时,该二凹弧面形成一圆弧孔洞。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置物篮,该置物篮包括一上端具有开口的篮体及二相对设置的翼片,其中在该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置物篮,包括:一上端具有开口的篮体,该篮体内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以及二相对设置的翼片,分别枢设于该篮体上端的两对边而可相对该对边进行枢摆,其中,该二翼片由枢设端所延伸的长度都小于该篮体的高度,而该二翼片的宽度总和略大于该开口沿翼片宽度方向的长度,且该二翼片的前端具有相对应的固定部,该固定部可相互固定,使该二翼片固定呈桥状覆盖该容置空间,该二翼片未相互固定时则分别呈下摆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胜楷,
申请(专利权)人:李胜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