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RISPR生物检测用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3456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4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CRISPR生物检测用管,整体分为上管和下管。所述上管通过连接带固定在所述下管上方,所述上管和下管的中心设有空心的中心柱,上管、下管通过空心柱分隔,上管可用于存储CRISPR检测试剂,下管则用于存储核酸扩增试剂,上管底部与下管顶部均设有圆孔,所述上管圆孔和下管圆孔的同侧管壁上分别设有上管标志线和下管标志线,将所述上管与下管向相反方向旋转,连接带断裂,所述上管壁标志线、下管壁标志线至同一垂直线上时,两圆孔重合,上管和下管连通,检测试剂与待检样品混合。可在闭管条件下实现两步反应,有效避免了多次开盖造成的气溶胶污染及假阳性问题,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使得检测过程更为简便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生物检测,具体涉及一种crispr生物检测用管。


技术介绍

1、食源性致病菌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其检测过程常用到检测管,先将可能含有致病菌体的待检样品放置在检测管底,利用核酸扩增技术进行扩增,然后再加入检测试剂,此过程避免不了因多次开盖加样造成的气溶胶污染。此外,传统检测方法亦存在操作复杂、耗时长,且无法对病原菌进行快速检测等问题。近年来,crispr技术作为一种基因编辑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能够针对特定基因进行识别检测,同时也不断在蛋白质、抗生素和氨基酸代谢产物等非核酸水平上的检测中表现出优越的检测能力。crispr技术是利用cas酶和向导rna来实现对目标核酸序列的精准切割,其中的cas酶易受温度影响,导致无法在管内预先加入crispr检测体系,需等待检样品体系反应结束后再次开盖添加,此过程操作繁琐且极易受到污染。

2、现有技术中的检测多以普通pcr管进行,先在管内完成核酸扩增过程,待反应结束后再开盖添加crispr检测试剂。其有以下不足:加样时需多次开盖,步骤繁琐,操作不便,且对人员要求高;整个检测过程反复开、闭管盖易造成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RISPR生物检测用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管(1)、下管(2)和盖子(8),所述上管(1)设置在所述下管(2)上方,所述上管(1)顶部开口、底部密封,所述下管(2)的顶部和底部都密封,所述盖子(8)盖合所述上管(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RISPR生物检测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1)与下管(2)通过连接带(7)固定,所述连接带(7)缠绕于所述上管(1)与下管(2)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RISPR生物检测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7)采用脆性塑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RISPR生物检测用管,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rispr生物检测用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管(1)、下管(2)和盖子(8),所述上管(1)设置在所述下管(2)上方,所述上管(1)顶部开口、底部密封,所述下管(2)的顶部和底部都密封,所述盖子(8)盖合所述上管(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rispr生物检测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1)与下管(2)通过连接带(7)固定,所述连接带(7)缠绕于所述上管(1)与下管(2)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rispr生物检测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7)采用脆性塑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rispr生物检测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中心柱(3)横截面直径小于所述下管中心柱(4)横截面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rispr生物检测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圆孔(5)和所述下管圆孔(6)直径相等,所述上管圆孔(5)的圆心到上管(1)中心轴线的距离和所述下管圆孔(6)的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阳王瑞睿杜芯毅朱琳胡庆婧黄小楠占宇华宋阳申屠旭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