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3319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3
本申请提供一种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包括:负极极片和电解液,负极极片包括具有三维网络交联孔结构的硅碳复合材料;电解液包含第一组分,第一组分包含式I或式II所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硅碳复合材料的三维网络交联孔结构与电解液中第一组分的配合,有效清除电解液及界面处的质子氢,抑制其对界面结构的破坏,提高界面稳定性,减少循环过程中的直流内阻(DCR)增长,改善电池循环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申请涉及二次电池,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近年来,二次电池广泛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以及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军事装备、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2、近年来,二次电池广泛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以及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军事装备、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3、具有高克容量的电极活性材料往往循环性能较差,如何通过电池各组分的相互配合在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同时兼顾优异的循环性能,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是鉴于上述课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通过电解液与负极材料的匹配,提高了界面稳定性,降低了电池内阻,改善了电池的循环容量保持率。

2、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负极极片和电解液;所述负极极片包括具有三维网络交联孔结构的硅碳复合材料;所述电解液包含第一组分,所述第一组分包含式i或式ii所示的化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中孔径大于100nm的孔的总孔容积为V1 cm3/g,基于所述电解液的总质量计,所述第一组分的质量占比为EL g/g,EL:V1为0.1~30,可选为2~1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包括以下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中孔径大于100nm的孔的总孔容积为v1 cm3/g,基于所述电解液的总质量计,所述第一组分的质量占比为el g/g,el:v1为0.1~30,可选为2~1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包括以下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硅碳复合材料的外周区域中,所述硅碳复合材料的碳元素相对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总质量的质量百分含量a1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的硅元素相对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总质量的质量百分含量b1满足0.8≤b1/a1≤2.5,可选地,1≤b1/a1≤1.5。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的碳元素相对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总质量的质量百分含量a沿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的几何中心向所述硅碳复合材料的外表面的方向具有减小趋势,所述硅碳复合材料的硅元素相对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总质量的质量百分含量b沿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的几何中心向所述硅碳复合材料的外表面的方向具有增大趋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宁波邹海林陈培培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