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开关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后视镜调节开关的导光体及后视镜调节开关。
技术介绍
1、专利cn201721440545.x公开了一种汽车外后视镜调节开关,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动触球,所述滑块的上方还设置有线路板组件;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转子,转子内设置有摆杆,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摆杆端部配合的第一运动轨道。所述转块的底部还安装有一组与线路板组件配合的动触片,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导光体,导光体上设置有第二运动轨道和第三运动轨道,所述转子上设置有扭簧,还设置有一对档位销,档位销的一端分别与扭簧的卡脚配合,另一端分别顶在第二运动轨道和第三运动轨道上。如图1所示,这种后视镜开关表面符号通常需要设置在壳体上表面的多个档位符号和设置在旋钮上表面的方向符号,对比文件1实现开关表面符号发光是线路板组件上表面的led发出的光线通过导光体、转子后发出的,如图2所示,线路板组件上表面中间区域通常设置与动触片配合的导电结构,因此led会靠近线路板组件的边缘处设置,一般来说,开关表面符号若正对led设置,则可呈现较好的光亮效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后视镜调节开关的导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体(8)包括环状主体(801)、设置在环状主体(801)下端面的光线进入部(802)、设置在环状主体(801)上端面且对应光线进入部(802)设置的第一反光部(805)、设置在环状主体(801)内周且向上凸起的导光环(803),所述第一反光部(805)使通过光线进入部(802)进入环状主体(801)内的光线反射进而使第一部分光线沿环状主体(801)到第二反光部(804),所述第二反光部(804)将所述的第一部分光线反射使至少第一部分光线通过导光环(803)上端面离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后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后视镜调节开关的导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体(8)包括环状主体(801)、设置在环状主体(801)下端面的光线进入部(802)、设置在环状主体(801)上端面且对应光线进入部(802)设置的第一反光部(805)、设置在环状主体(801)内周且向上凸起的导光环(803),所述第一反光部(805)使通过光线进入部(802)进入环状主体(801)内的光线反射进而使第一部分光线沿环状主体(801)到第二反光部(804),所述第二反光部(804)将所述的第一部分光线反射使至少第一部分光线通过导光环(803)上端面离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后视镜调节开关的导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光部(805)为外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后视镜调节开关的导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光部(804)包括凸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后视镜调节开关的导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体(8)上设有若干个光线进入部(802),且若干个光线进入部(802)沿环状主体(801)分布使环状主体(801)上形成若干个光线进入部(802)与导光环(803)之间的第一光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后视镜调节开关的导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主体(801)上设有若干个位于第一光道之间的漫反射匀光结构,所述漫反射匀光结构包括位于环状主体(801)下端面的扇形均光部(806)和位于环状主体(801)上端面的波浪形均光部(807);所述扇形均光部(806)包括若干以环状主体(801)为圆心的径向直线状凸块且若干径向直线状凸块相连使扇形均光部(806)表面呈波浪形;所述波浪形均光部(807)包括若干以环状主体(801)为圆心的圆弧曲线状凸块且若干圆弧曲线状凸块相连使波浪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文博,韩后继,黄星念,张立新,黄庆达,黄超俊,周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长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