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安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动力可控双向安全钳-限速器集成装置。
技术介绍
1、电梯安全钳是电梯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装置。以往的单向安全钳不能完成导轨两个方向的夹紧,仅可以防止电梯超速下行。而为了防止电梯上行或下行过快,发生事故,一般会在下梁的两头安装安全钳,在轿厢超速时,在电梯井道中设置的限速器动作带动安全钳动作,夹持轨道制停轿厢。安全钳是通过三角形的楔块的滑动来实现轨道的夹紧的,根据安全钳的动作原理,单一的安全钳无法完成导轨两个方向的夹紧。因此为了满足在同时对上行和下行限速,现有技术常采用两套对称装置,在上行或下行超速时实际仅一套机构动作,每套装置都必须维持原有结构。这使得整体上装置结构比较庞大,在井道空间狭窄时安装不便,甚至安装困难。另外纯机械工作方式的安全钳,虽然不会受到电力故障影响,但随着用时长的增加而触发灵敏度会改变,另外安全钳动作力度极大,虽然轿厢可在标准制停范围内制停,但是施加制停力有多余,对导轨造成过度损伤,影响导轨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动力可控双向安全钳-限速器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上安全钳对、下安全钳对、反向传动机构、测速机构以及电动提拉机构,所述上安全钳对和下安全钳对以上下对称方式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设有导向结构,所述上安全钳对的楔块在上、下移动时由所述导向结构导向靠拢或分开,所述下安全钳对的楔块在上、下移动时由所述导向结构导向分开或靠拢,所述反向传动机构包括上拉块、上拉杆、转盘、下拉杆和下拉块,所述上拉块与所述上安全钳对通过上滑动销配合,所述下拉块与所述下安全钳对通过下滑动销配合,所述上拉块带动所述上安全钳对上下移动,所述下拉块带动所述下安全钳对上下移动,所述上拉杆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动力可控双向安全钳-限速器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上安全钳对、下安全钳对、反向传动机构、测速机构以及电动提拉机构,所述上安全钳对和下安全钳对以上下对称方式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设有导向结构,所述上安全钳对的楔块在上、下移动时由所述导向结构导向靠拢或分开,所述下安全钳对的楔块在上、下移动时由所述导向结构导向分开或靠拢,所述反向传动机构包括上拉块、上拉杆、转盘、下拉杆和下拉块,所述上拉块与所述上安全钳对通过上滑动销配合,所述下拉块与所述下安全钳对通过下滑动销配合,所述上拉块带动所述上安全钳对上下移动,所述下拉块带动所述下安全钳对上下移动,所述上拉杆的两端铰接于所述上拉块和转盘,所述下拉杆的两端铰接于所述下拉块和转盘,所述上拉杆、下拉杆与所述转盘的铰接点位于所述转盘的中轴线的两侧,所述测速机构检测轿厢移动速度并发送至电动提拉机构,所述电动提拉机构在所述移动速度超过设定阈值时,驱动所述上拉块上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力可控双向安全钳-限速器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全钳对以及所述下安全钳对的楔块的侧面设有凸出的滑动销,所述上拉块和所述下拉块上开设有横向的滑动槽,所述上安全钳对的滑动销滑动设置于所述上拉块的滑动槽内,所述下安全钳对的滑动销滑动设置于所述下拉块的滑动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力可控双向安全钳-限速器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倾斜设置的导向槽和导向凸条,所述导向槽和所述导向凸条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壳和所述楔块的侧面,所述导向凸条与所述导向槽匹配并嵌设在所述导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力可控双向安全钳-限速器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固定安装有导向限位块,所述导向凸条设置于所述导向限位块,所述导向槽设置于所述楔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力可控双向安全钳-限速器集成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勇,胡均萱,王建斌,吴桐,孟艳,张福生,葛阳,黄波,刘军军,张贵阳,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