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小球藻培养,具体为一种在培养箱内快速培养小球藻的装置。
技术介绍
1、小球藻是弱碱性食品,含有丰富均衡的各种营养成分,富含蛋白质、脂质、多糖、膳食纤维、维生素a、b、c、d、e、微量元素、矿物质、叶酸、叶绿素及珍贵的生物活性素,现有的小球藻培育方式为桶中加入自来水,爆气24小时,加入培养基并摇匀,然后加入小球藻藻种,至于光下培养,每天摇2—3次。
2、如公开号为cn217556195u提供的一种用于小球藻的养殖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空腔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板,所述传动轴另一端贯穿支撑板中心通孔固定连接有玻璃培育桶,所述桶盖下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加热棒,所述箱体空腔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架。本技术中,通过电机输出动力带动玻璃培育桶进行转动,可实现不需要通过人工定时地对培育桶进行摇晃,使得设备方便使用,当需要增强或减弱光线和增高或降低温度时,灯管和加热棒工作,精准提供利于小球藻生长时所需的光照和温度,帮助其快速繁殖。
3、但是上述技术在实际使用时,仅仅只是带动玻璃培育桶简单地转动,对玻璃培育桶内影响物质的分布混合效果较差,存在小球藻生长不均衡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培养箱内快速培养小球藻的装置,以解决对玻璃培育桶内影响物质的分布混合效果较差,存在小球藻生长不均衡情况发生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
3、培养箱,所述培养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设有电机架,所述电机架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设有十字万向轴,且十字万向轴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底座,且承载底座的内壁活动设有玻璃培育桶;
4、设置在连接柱底部的驱动组件,且驱动组件用于通过连接柱驱动承载底座晃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连接柱底部的驱动臂,所述驱动臂的两端均分别开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臂的表面活动套接有驱动架,且驱动架相对应驱动槽位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头,所述驱动头活动连接在驱动槽的内壁,所述驱动架的一端活动套接有驱动柱,所述驱动柱为正多边形结构,所述驱动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电机架的内壁。
5、优选的,所述驱动架的一端为倾斜结构,所述驱动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且螺纹套转动连接在驱动架的顶部,以使螺纹套可带动驱动架沿着驱动柱的方向上下移动,所述培养箱的侧壁开设有用于方便驱动螺纹套转动的操作口。
6、优选的,所述承载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框,所述定位框的底部开设有环形通槽,且定位框相对应环形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固定球,所述固定球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贯穿并延伸至定位框环形通槽的底部,所述连接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套管,所述活动套管的底部铰接有铰接座,且铰接座固定连接在培养箱内壁的底部。
7、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四个,且两个连接杆分为两组,每组两个所述连接杆关于电机架顶部的竖直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且每组两个连接杆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电机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壳体,且牵引绳贯穿活动套管并延伸至固定壳体的内部,所述牵引绳相对应固定壳体内部位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簧,且拉簧固定连接在固定壳体的内壁。
8、优选的,所述固定壳体相对应两个拉簧之间位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以使隔板将两个拉簧分隔。
9、优选的,所述承载底座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环,且玻璃培育桶活动连接在防护环的内壁。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驱动电机通电带动驱动柱转动,由于驱动柱为正多边形结构,会使得驱动柱会带动驱动架转动,进而使得驱动架通过驱动槽配合驱动头会带动驱动臂转动,且当驱动臂转动时,会使得驱动臂通过连接柱配合十字万向轴带动承载底座摇晃,进而使得承载底座带动玻璃培育桶摇晃,并使得玻璃培育桶内部的营养物质混合均匀,从而避免出现小球藻生长不均衡的情况发生;2、本技术同时还通过当承载底座晃动时,会带动相应位置的连接杆和活动套管收缩或拉伸,同时相反位置的连接杆和活动套管会拉伸或收缩,且通过设置牵引绳保持相对应两端位置调节的平衡,当连接杆和活动套管相对移动收缩或拉伸时,会使得连接杆拉动牵引绳,并使得牵引绳带动拉簧拉伸或收缩,通过拉簧的弹力,可以对连接杆和活动套管的相对移动起到缓冲的目的,从而使得承载底座可以平稳地晃动,从而使得玻璃培育桶晃动的更加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培养箱内快速培养小球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培养箱内快速培养小球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架(9)的一端为倾斜结构,所述驱动柱(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0),且螺纹套(10)转动连接在驱动架(9)的顶部,以使螺纹套(10)可带动驱动架(9)沿着驱动柱(7)的方向上下移动,所述培养箱(1)的侧壁开设有用于方便驱动螺纹套(10)转动的操作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培养箱内快速培养小球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座(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框(16),所述定位框(16)的底部开设有环形通槽,且定位框(16)相对应环形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环(17),所述导向环(17)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固定球(18),所述固定球(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9),且连接杆(19)贯穿并延伸至定位框(16)环形通槽的底部,所述连接杆(19)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套管(20),所述活动套管(20)的底部铰接有铰接座(21),且铰接座(21)固定连接在培养箱(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在培养箱内快速培养小球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9)的数量为四个,且两个连接杆(19)分为两组,每组两个所述连接杆(19)关于电机架(2)顶部的竖直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且每组两个连接杆(19)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牵引绳(22),所述电机架(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壳体(23),且牵引绳(22)贯穿活动套管(20)并延伸至固定壳体(23)的内部,所述牵引绳(22)相对应固定壳体(23)内部位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簧(24),且拉簧(24)固定连接在固定壳体(23)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在培养箱内快速培养小球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体(23)相对应两个拉簧(24)之间位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25),以使隔板(25)将两个拉簧(24)分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在培养箱内快速培养小球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座(6)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6),所述连接架(2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环(27),且玻璃培育桶(28)活动连接在防护环(27)的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培养箱内快速培养小球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培养箱内快速培养小球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架(9)的一端为倾斜结构,所述驱动柱(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0),且螺纹套(10)转动连接在驱动架(9)的顶部,以使螺纹套(10)可带动驱动架(9)沿着驱动柱(7)的方向上下移动,所述培养箱(1)的侧壁开设有用于方便驱动螺纹套(10)转动的操作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培养箱内快速培养小球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座(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框(16),所述定位框(16)的底部开设有环形通槽,且定位框(16)相对应环形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环(17),所述导向环(17)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固定球(18),所述固定球(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9),且连接杆(19)贯穿并延伸至定位框(16)环形通槽的底部,所述连接杆(19)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套管(20),所述活动套管(20)的底部铰接有铰接座(21),且铰接座(21)固定连接在培养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怡,杨艳,马树林,唐航,张男,郭运玲,郭安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