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电连接器,通过将公端套接在母端上,使公端的pin针与母端的pin槽配合插接,与此同时,公端内壁的塑胶将与母端外壁的塑胶配合,以起到固持作用,实现电源信号传输。然而,该电连接器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公端极易发生松脱,从而产生静电,而静电放电时易产生火花,存在起火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旨在解决现有的电连接器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公端极易发生松脱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底座、母端、公端、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以及连接件,所述母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环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公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环,并可与所述母端插接;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中的一者设置有卡块,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中的另一者设置有卡槽;
3、所述公端与所述母端插接时,所述卡块插入所述卡槽,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穿过设置有所述卡槽的一者而进入所述卡槽并与所述卡块连接,以固定所述第一固定环与所述第二固定环。
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连接器,所述公端与所述母端插接时,可通过所述公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环的限位配合,以及所述第二固定环与所述第一固定环的限位配合,实现对所述公端的限位,使所述公端具有外部防拉拽的抵抗能力,防止所述公端发生松脱,进而避免因所述公端松脱导致的静电,防止产生火花,甚至起火的风险。
5、可选地,所述
6、所述公端与所述母端插接时,所述第二固定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预设间隙内。
7、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环设置有所述卡槽,所述第二固定环设置有所述卡块,所述第一固定环包括沿所述母端的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主体部以及第一连接部,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预设间隙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母端之间的第一间隙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母端之间的第二间隙;
8、所述第二固定环包括沿所述公端的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二主体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9、所述公端与所述母端插接时,所述母端的周向与所述公端的周向同轴,所述第二主体部与所述第一间隙配合插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间隙配合插接。
10、可选地,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接或交替设置;
11、和/或,所述第二主体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接或交替设置。
12、可选地,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而进入所述卡槽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所述卡块连接。
13、可选地,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垫片,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穿过所述垫片及所述第一连接部而进入所述卡槽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所述卡块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限位于所述垫片。
14、可选地,所述公端包括公端座以及与所述公端座连接的套筒,所述套筒可套接在所述母端上,以使所述公端与所述母端插接;
15、所述套筒远离所述公端座的一端向外翻折形成翻边;
16、所述第二固定环套接在所述套筒上,所述第二固定环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槽;
17、所述翻边可容置于所述限位槽内;
18、所述第二固定环与所述第一固定环固定时,所述翻边夹持在所述第一固定环与所述第二固定环之间,以对所述公端进行沿所述公端的插接方向的限位。
19、可选地,所述公端上设置有pin针,所述母端上设置有pin槽;
20、所述公端与所述母端插接时,所述pin针插接在所述pin槽内。
21、可选地,所述公端上还设置有与所述pin针电连接的线缆;
22、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线缆座,所述线缆座与所述第二固定环相接,所述线缆座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线缆进行夹持固定的夹持结构。
23、可选地,所述线缆座为u型结构,所述线缆座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的弯折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环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沿所述公端的径向分别位于所述公端的相对两侧;
24、所述夹持结构设置在所述弯折部上,所述夹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弯折部上的夹槽,所述夹槽用于对所述线缆进行夹持固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母端、公端、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以及连接件,所述母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环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公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环,并可与所述母端插接;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中的一者设置有卡块,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中的另一者设置有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与所述母端之间形成预设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设置有所述卡槽,所述第二固定环设置有所述卡块,所述第一固定环包括沿所述母端的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主体部以及第一连接部,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预设间隙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母端之间的第一间隙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母端之间的第二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接或交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而进入所述卡槽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所述卡块连接。
6.根据权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包括公端座以及与所述公端座连接的套筒,所述套筒可套接在所述母端上,以使所述公端与所述母端插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上设置有pin针,所述母端上设置有pin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上还设置有与所述pin针电连接的线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座为U型结构,所述线缆座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的弯折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环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沿所述公端的径向分别位于所述公端的相对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母端、公端、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以及连接件,所述母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环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公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环,并可与所述母端插接;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中的一者设置有卡块,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中的另一者设置有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与所述母端之间形成预设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设置有所述卡槽,所述第二固定环设置有所述卡块,所述第一固定环包括沿所述母端的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主体部以及第一连接部,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预设间隙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母端之间的第一间隙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母端之间的第二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接或交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而进入所述卡槽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正广,陈兴儒,刘世风,董杰,桂照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安勤智行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