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2872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包括壳体、端盖和电芯,端盖安装在壳体的一侧并与壳体形成封闭空间,电芯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壳体内靠近端盖的一侧设置有补锂装置,所述补锂装置包括保护层和补锂材料,所述保护层将补锂材料密封包裹;所述端盖上设置有注液孔和密封钉,所述密封钉通过注液孔将所述保护层刺破,所述补锂材料释放到电解液中。本技术能够使得补锂材料与外界隔绝,避免补锂材料与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发生反应,亦可避免与极片上的水分发生反应,保证补锂材料的活性,提高补锂材料的利用率。密封钉通过注液孔将补锂装置刺破,无需额外开孔,可以增强端盖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锂电池。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在首次充放电时,因负极sei膜的生成或副反应会消耗掉正极一部分的活性锂,使可提供的能量降低,在使用过程中活性锂持续消耗则可提供的能量持续降低,因此及时补充活性锂是维持可用能量提高能量密度的有效方法。目前常用的补锂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是正极补锂,另一种是负极补锂。正极补锂通常是在正极浆料中加入富锂材料进行补锂;负极补锂则是在负极补充金属补锂材料进行补锂。

2、现有技术中在对主要是对负极进行补锂,一般是在极片涂布负极材料以后再在极片上通过压延一层超薄锂片或者镀一层金属锂粉。例如公开号为cn116505102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可补锂的锂电池结构,通过电池卷芯结构作为补锂部,并在电池卷芯中额外增加附锂负极集流体,可以避免负极材料掉粉及补锂后期电阻大的问题。然而由于金属锂的活性较高,在极片上补锂后极片上的锂粉或者锂片容易与生产制造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发生反应,亦或与极片中的水分发生反应,导致极片上的锂片或锂粉失活,锂粉的利用率低,影响补锂效果。


<p>技术实现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包括壳体(107)、端盖(101)和电芯(108),端盖(101)安装在壳体(107)的一侧并与壳体(107)形成封闭空间,电芯(108)设置在壳体(107)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7)内靠近端盖(101)的一侧设置有补锂装置(102),所述补锂装置(102)包括保护层和补锂材料,所述保护层将补锂材料密封包裹;所述端盖(101)上设置有注液孔(202)和密封钉(204),所述密封钉(204)通过注液孔(202)将所述保护层刺破,所述补锂材料释放到电解液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108)包括极耳(110),所述极耳(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包括壳体(107)、端盖(101)和电芯(108),端盖(101)安装在壳体(107)的一侧并与壳体(107)形成封闭空间,电芯(108)设置在壳体(107)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7)内靠近端盖(101)的一侧设置有补锂装置(102),所述补锂装置(102)包括保护层和补锂材料,所述保护层将补锂材料密封包裹;所述端盖(101)上设置有注液孔(202)和密封钉(204),所述密封钉(204)通过注液孔(202)将所述保护层刺破,所述补锂材料释放到电解液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108)包括极耳(110),所述极耳(110)与补锂装置(102)位于电芯(108)的不同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钉(204)包括尖端和端帽,所述尖端刺破所述保护层,所述端帽将所述注液孔(202)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钉(204)的端帽与注液孔(202)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张旭程辉朱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