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足踝骨畸形矫治的骨截面-骨截面碰撞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2673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足踝骨畸形矫治的骨截面‑骨截面碰撞检测方法,利用基本空间线型所对应的数学参数方程,对骨截面的凸包络外轮廓进行建模,形成相应的边界表征模型,利用空间线段填平边界的凹陷部分,利用空间圆弧与空间半椭圆分别表征边界的平滑部分与凸出部分。通过在矫治路径上复现被检测骨截面的空间位姿,将碰撞检测转化为计算边界表征模型间的空间距离并判断空间位置关系的数学问题。基于空间点‑面距离、射线‑边界以及直线‑边界判别法,从10种凸包络边界的空间位姿关系中确定离断骨截面的实际状态,进而判断骨截面‑骨截面之间是否发生碰撞。该方法能够在执行实际牵引前检测出体段‑并联外固定器系统中的潜在碰撞风险并及时规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足踝矫形骨科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足踝部位骨畸形矫治的骨截面-骨截面碰撞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骨畸形渐进矫治策略中,并联外固定器环绕安装在肢体段周围,通过牵引杆的协同驱动带动畸形节段相对于非畸形节段完成解剖结构复位,矫治路径则规定了肢体段-并联外固定器系统的整体运动趋势。因此,矫治路径中人体、并联外固定器的相对空间位姿关系共同影响牵引过程的连续性与安全性。

2、矫治路径仅仅反映牵引的基本走行路线,作为一个包含多组成部分的人-机共存系统,经行皮下微创截骨术后的离断骨截面之间依然可能会出现碰撞,进而影响牵引的连续性。因此,应在执行实际牵引前进行骨截面-骨截面碰撞检测。然而,面对上述需求,现有的相关研究较少,且主要面向长骨体段的畸形矫治。对于具有更复杂解剖结构的足踝部位,更是鲜有针对性研究。所提出的检测方法尚依靠利用实物模型与软件模型对牵引过程进行模拟演示,并通过视觉辨识获得检测结果,不仅精度偏低(模拟的检测环境与实际牵引环境存在差异),且检测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p>

1、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足踝骨畸形矫治的骨截面-骨截面碰撞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足踝骨畸形矫治的骨截面-骨截面碰撞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利用三维CT将实际的骨-并联外固定器组合体复现为三维模型,将三维模型导入SolidWorks软件,进行后续操作;根据骨截面外轮廓外观,将线段、圆弧和半椭圆作为基本线型,并在骨截面上手动选择线型特征点,将2个骨截面外轮廓复现为闭合的凸包络边界B1与B2,其中生成每条线段、圆弧和半椭圆分别需要2个、3个和3个特征点;在骨-并联外固定器三维模型中建立坐标系,读取所有特征点的坐标信息。

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足踝骨畸形矫治的骨截面-骨截面碰撞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足踝骨畸形矫治的骨截面-骨截面碰撞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利用三维ct将实际的骨-并联外固定器组合体复现为三维模型,将三维模型导入solidworks软件,进行后续操作;根据骨截面外轮廓外观,将线段、圆弧和半椭圆作为基本线型,并在骨截面上手动选择线型特征点,将2个骨截面外轮廓复现为闭合的凸包络边界b1与b2,其中生成每条线段、圆弧和半椭圆分别需要2个、3个和3个特征点;在骨-并联外固定器三维模型中建立坐标系,读取所有特征点的坐标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足踝骨畸形矫治的骨截面-骨截面碰撞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空间线段被用于表征边界凹陷部分,其参数方程根据式(1)求得: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世平鞠杰李剑锋董明杰叶土仙马千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