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巴沙木生物质锂电池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26291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巴沙木生物质锂电池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针对了多孔碳电极材料微孔数量少,比表面积小,灰分高,杂质多,储锂比容量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利于制备出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多孔碳材料;在碳化工艺创新方面,采用两级温控高温碳化并结合多种造孔剂的联用策略,有利于获得具有更丰富微、纳多级孔结构的多孔碳材料。进一步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价格低廉,适合产业化批量生产,此方法制备的多孔碳材料,具有超高比表面积、丰富微孔,且灰分低、杂质少,纯度高,有极高的储锂比容量,对新型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巴沙木生物质锂电池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多孔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微纳孔结构发达、物理化学性质稳定、耐酸碱、耐高温、廉价易得和可再生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吸附、催化反应、电化学等领域。而具有独特的微孔-介孔多级孔结构的多孔碳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用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这是由于这种多孔碳材料中丰富的微孔有优越的储锂性能,而孔径相对大些的介孔则可作为锂离子快速嵌入和脱嵌的传输的通道,因此可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储锂负极材料。

2、与煤制多孔炭相比,利用林产及其废弃物来制备木质多孔碳,具有原料来源广、碳排放量低、价格低廉等优势。

3、树木类生物质是制备多孔碳材料的丰富原料。巴沙木是自然界生长最快和最轻的树木,与其它树木相比,巴沙木自身具有高比面积和发达的微纳孔结构等特点,是制备多孔碳材料非常理想的原料。本专利技术选择巴沙木及其“三剩物”为碳源,利用其天然的丰富孔结构优势,通过使用造孔剂和活化剂进一步造孔、活化,可以制备出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木质多孔碳材料。p>

4、现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巴沙木生物质锂电池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巴沙木生物质锂电池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三剩物为锯末、树皮和刨花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巴沙木生物质锂电池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S2中,预碳化温度为150-200℃,升温速率为5-10℃/min,预碳化时间为4-10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巴沙木生物质锂电池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使用的造孔剂为KOH、KHCO3、Li2CO3、CaCO3的两种或多种,预碳化产物与造孔剂的重量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巴沙木生物质锂电池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巴沙木生物质锂电池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三剩物为锯末、树皮和刨花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巴沙木生物质锂电池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s2中,预碳化温度为150-200℃,升温速率为5-10℃/min,预碳化时间为4-10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巴沙木生物质锂电池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使用的造孔剂为koh、khco3、li2co3、caco3的两种或多种,预碳化产物与造孔剂的重量比为1:0.1-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巴沙木生物质锂电池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第一级碳化温度为500-700℃,碳化时间为6-10h;第二级碳化温度为800-1000℃,碳化时间为1-4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巴沙木生物质锂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晨港陈朝岚马盛华向继福张洪李兴旺郝畅向际泉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奥瑞森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