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集光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微结构将太阳光折射至一特定位置而进行集光的太阳能集光模块。
技术介绍
在能源短缺的情况下,油价屡创新高,而京都议定书在碳减量上的规定,使得新能 源和节能的绿色建筑成为大家注目焦点。在新能源中,目前商业化的首推太阳能发电。由 于太阳能模块厂如雨后春笋般地成立,硅晶片供不应求,价格频频高涨,结果不利于太阳能 的普及,对太阳能模块厂商也造成经营压力。 美国专利US 7190531揭露一种太阳能集光系统,使用菲涅尔透镜(FresnelLens)将阳光集中于太阳能芯片上,此系统通常需搭配一太阳追踪系统执行,使太阳能芯片永远面对阳光,增加收光效果。但此系统的厚度太大也笨重,应用范围有限。 美国专利US 6971756揭露一种辐射能收集与转换装置,利用反射镜集光,阳光照射到各反射镜后,会反射到太阳能芯片上,随着反射镜和太阳能芯片的位置不同,反射镜的倾斜角度也不同。但是,此系统仍需要光线追踪系统的配合执行,依然有系统笨重应用局限的缺点。 美国专利US 6619282揭露一种太阳能集光装置,利用水作为导光物,并利用结构 模块来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集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导光基板,包括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以及多个侧面,其中该第一表面相向于该第二表面,该侧面邻接于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一微结构形成于该第二表面上;以及至少一个太阳能芯片,设置于接近该多个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位置上,阳光先穿透该第一表面,然后到达该第二表面,并由该微结构将阳光折射或反射至该侧面,而由该太阳能芯片所吸收。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太阳能集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导光基板,包括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以及多个侧面,其中该第一表面相向于该第二表面,该侧面邻接于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一微结构形成于该第二表面上;以及至少一个太阳能芯片,设置于接近该多个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位置上,阳光先穿透该第一表面,然后到达该第二表面,并由该微结构将阳光折射或反射至该侧面,而由该太阳能芯片所吸收。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导光基板是以透光性材料 制成。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微结构的形状为平行的长 条状结构,平行于该多个侧面中的至少其中之一,且该长条状结构的剖面为三角形。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集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芯片是设于与该长条状结构平行的该侧面上。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微结构为金字塔型的突起 或圆形的突起。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芯片可由硅或周期 表上III或V族的材料制成。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芯片与该侧面的距 离小于lmm。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表面涂布斥水性材 料,该斥水性材料可为聚偏氟乙烯、聚砜、含聚合无水物的反应改质剂、聚硅氧橡胶、丙烯 腈_ 丁二烯_苯乙烯共聚物、聚四氟乙烯。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表面具有一微纳米结 构,其包括一纳米结构层,形成于该导光基板上。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阳能集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微纳米结构层为多个截面 积呈上小下大的三维结构连续分布而形成,其中,该多个三维结构的周期为100 600nm, 高度为100 570nm。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阳能集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微纳米结构还包括一金属 层,形成于该纳米结构层上。1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晖雄,游家玮,鲍友南,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