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模型的硬母线预制生产线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6235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BIM模型的硬母线预制生产线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生产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构建硬母线预制生产线的数字孪生BIM模型,虚实融合模型,与生产线中的实体进行语义关联和属性映射,生成第一知识库,进行配准和融合显示,得到第一生产模型;构建包含多个层的生产线智能控制系统,采集实时状态数据并生成生产线状态的高维特征向量,添加至控制层,构建动态优化控制模型,生成最优控制序列,实时调整控制策略,并通过优化层求解候选调度方案集合;构建目标函数,结合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求解,确定最优调度方案并部署智能网关,接收最优调度方案,生成控制动作序列并发送至生产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产控制,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模型的硬母线预制生产线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硬母线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力传输和分配设备,广泛应用于变电站、配电室等场所,传统的硬母线制造主要采用现场加工和组装的方式,存在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质量控制难度大等问题,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和工程进度要求;

2、为了提高硬母线制造的效率和质量,预制生产线的概念应运而生,预制生产线通过将硬母线的加工、组装等工序集中到工厂进行,实现了硬母线制造的工业化和标准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然而,传统的预制生产线主要依赖于人工经验和手工操作,缺乏有效的信息化手段和智能控制技术,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孤岛、设备利用率低、生产计划不合理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限制了预制生产线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3、近年来,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兴起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建筑物的几何信息、属性信息、状态信息等进行全面、动态的管理和应用,实现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然而,将bim技术应用于硬母线预制生产线控制的研究还较为少见,尚缺乏成熟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BIM模型的硬母线预制生产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硬母线预制生产线的数字孪生BIM模型,将预制生产线的物理信息、几何信息和工艺规则映射至虚拟空间,构建虚实融合模型,结合语义网技术和本体建模方法将所述数字孪生BIM模型与生产线中的实体进行语义关联和属性映射,生成第一知识库,结合增强现实技术将所述数字孪生BIM模型和所述虚实融合模型进行配准和融合显示,得到第一生产模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工艺规则模型,所述物理信息模型和所述几何信息模型构建硬母线预制生产线的数字孪生BIM...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bim模型的硬母线预制生产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硬母线预制生产线的数字孪生bim模型,将预制生产线的物理信息、几何信息和工艺规则映射至虚拟空间,构建虚实融合模型,结合语义网技术和本体建模方法将所述数字孪生bim模型与生产线中的实体进行语义关联和属性映射,生成第一知识库,结合增强现实技术将所述数字孪生bim模型和所述虚实融合模型进行配准和融合显示,得到第一生产模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工艺规则模型,所述物理信息模型和所述几何信息模型构建硬母线预制生产线的数字孪生bim模型如下公式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生产模型,结合多智能体协同框架构建包含多个层的生产线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感知层中的多源异构传感器采集实时状态数据并通过特征提取和数据融合技术生成生产线状态的高维特征向量,将所述高维特征向量添加至控制层,结合工艺参数和质量要求构建动态优化控制模型,结合自适应控制算法生成最优控制序列,结合生产线反馈数据实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拓罗健杜博文古晓东陈伟苑玉超邓洪何常红崔艳龙李波王敬渊王生旭吴向阳师渊张立那赖一雄张琦韩凌青王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