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特别是涉及一种贴胶装置及卷绕设备。
技术介绍
1、电芯是电池的核心部件之一,往往采用卷绕机对极片和隔膜进行卷绕成型。为了提高电芯的安全性,在对极片进行卷绕之前需要在极片上粘贴第一胶带和第二胶带,该第一胶带用于对电芯最内圈的极片料带的拐角处进行保护,该第二胶带用于对电芯最内圈的极片料带的端部和最外圈的极片料带的端部进行保护。
2、极片料带上粘贴第一胶带的位置与粘贴第二胶带的位置之间的距离由电芯的卷径等因素决定。在极片料带上粘贴第一胶带的位置与粘贴第二胶带的位置之间的距离较小的情况下,安装空间狭小,贴胶装置的各部件空间布局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贴胶装置无法适应极片料带上粘贴第一胶带的位置与粘贴第二胶带的位置之间的距离较小的情况,导致安装空间狭小,贴胶装置各部件的空间布局难度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贴胶装置及卷绕设备。
2、一种贴胶装置,包括:
3、两个第一贴胶组件,沿第一方向间隔布设,两个所述第一贴胶组件之间供极片料带穿过,每一所述第一贴胶组件具有用于吸附第一胶带的吸附端,两个所述第一贴胶组件的吸附端可受控地沿所述第一方向彼此靠近,以分别将第一胶带粘贴至途经的极片料带上,并能够夹紧途经的极片料带;
4、夹持组件,布置于两个所述第一贴胶组件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用于夹紧途经的极片料带,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5、裁切组件,用于由两个所述第一贴胶组件与所述夹
6、第二贴胶组件,用于将第二胶带粘贴至极片料带被切断所形成的两个切断端上。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贴胶组件可受控地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贴胶组件的吸附端上连接有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由所述第一贴胶组件的吸附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裁切组件延伸。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为上下方向,位于极片料带下方的所述第一托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尺寸为第一长度尺寸,位于极片料带上方的所述第一托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尺寸为第二长度尺寸;
10、所述第一长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长度尺寸。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安装座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两个夹持块,两个所述夹持块可受控地彼此靠近或远离,以夹紧或松开途经的极片料带;
12、每一所述夹持块上连接有第二托板,所述第二托板由所述夹持块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裁切组件延伸。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为上下方向,位于极片料带下方的所述第二托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尺寸为第三长度尺寸,位于极片料带上方的所述第二托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尺寸为第四长度尺寸;
14、所述第三长度尺寸大于所述第四长度尺寸。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贴胶组件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的吸附端,所述第二贴胶组件的吸附端用于吸附或松开第二胶带;
16、所述贴胶装置还包括第一备胶组件,所述第二贴胶组件可受控地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至备胶位置,以使所述第二贴胶组件的吸附端与所述第一备胶组件提供的第二胶带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裁切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可移动,且与所述第二贴胶组件连接,以使所述裁切组件跟随所述第二贴胶组件一同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胶装置还包括布置在两个所述第一贴胶组件背离所述夹持组件的一侧的两个第三贴胶组件,两个所述第三贴胶组件之间用于供极片料带穿过;
19、每一所述第三贴胶组件具有用于吸附第一胶带的吸附端,两个所述第三贴胶组件的吸附端可受控地沿所述第一方向彼此靠近,以分别将第一胶带粘贴至途经的极片料带上。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胶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一运动座,两个所述第一贴胶组件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运动座上,两个所述第三贴胶组件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运动座上,两个所述第一运动座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
21、所述贴胶装置还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运动座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运动座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22、一种卷绕设置,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贴胶装置。
23、一种贴胶方法,应用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贴胶装置,所述贴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4、a、两个所述第一贴胶组件的吸附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彼此靠近,直至夹紧途经的极片料带,以使两个所述第一贴胶组件的吸附端上吸附的第一胶带分别粘贴至极片料带的两侧面上;所述夹持组件夹紧途经的极片料带;
25、b、所述裁切组件由两个所述第一贴胶组件与所述夹持组件之间切断极片料带;
26、c、所述第二贴胶组件将第二胶带粘贴至极片料带被切断所形成的两个切断端上;
27、d、两个所述第一贴胶组件的吸附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彼此远离;所述夹持组件松开途经的极片料带。
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b与步骤c之间还包括:
29、两个所述第一贴胶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远离所述夹持组件移动一预设距离。
30、上述贴胶装置、卷绕设备及贴胶方法,本申请的贴胶装置利用两个第一贴胶组件的吸附端向极片料带两侧面粘贴第一胶带的同时夹紧该极片料带,再利用夹持组件也夹紧极片料带,从而方便裁切组件由两个第一贴胶组件与夹持组件之间的位置切断极片料带。也就是说,两个第一贴胶组件一方面实现向极片料带的两侧面粘贴第一胶带,另一方面实现将极片料带夹紧,以便于裁切组件将极片料带切断。因而,不需要在两个第一贴胶组件与裁切组件之间额外设置用于夹紧极片料带的夹持组件,无需占用贴第一胶带的位置与贴第二胶带的位置之间的空间,从而克服了因极片料带上贴第一胶带的位置与贴第二胶带的位置之间的间距较小而导致空间布局难度较大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贴胶组件可受控地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贴胶组件的吸附端上连接有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由所述第一贴胶组件的吸附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裁切组件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上下方向,位于极片料带下方的所述第一托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尺寸为第一长度尺寸,位于极片料带上方的所述第一托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尺寸为第二长度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安装座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两个夹持块,两个所述夹持块可受控地彼此靠近或远离,以夹紧或松开途经的极片料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贴胶组件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的吸附端,所述第二贴胶组件的吸附端用于吸附或松开第二胶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组件沿所述第二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胶装置还包括布置在两个所述第一贴胶组件背离所述夹持组件的一侧的两个第三贴胶组件,两个所述第三贴胶组件之间用于供极片料带穿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胶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一运动座,两个所述第一贴胶组件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运动座上,两个所述第三贴胶组件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运动座上,两个所述第一运动座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
10.一种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贴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贴胶组件可受控地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贴胶组件的吸附端上连接有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由所述第一贴胶组件的吸附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裁切组件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上下方向,位于极片料带下方的所述第一托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尺寸为第一长度尺寸,位于极片料带上方的所述第一托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尺寸为第二长度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安装座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两个夹持块,两个所述夹持块可受控地彼此靠近或远离,以夹紧或松开途经的极片料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