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散热冷排,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空气隔断层的新型散热冷排。
技术介绍
1、水冷结构一般包括冷头、冷排、水管以及散热风扇,工作的时候,冷头直接接触电脑cpu的表面,冷头的另一面具有很多的微水道,通过水管与冷排连接,冷排包括散热体、前水室、后水室、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散热体具有多个并列设置的散热水路,各个散热水路的第一端与前水室连通、第二端与后水室连通,进水接头与前水室的第一侧连通,出水接头与前水室的第二侧连通,从而使得散热体靠近进水接头的一侧形成热水区、靠近出水接头的一侧形成冷却区,具体工作时,冷头的热水通过进水接头进入前水室内,并流经热水区的散热水路,在散热风扇的作用下加速空气流通进行散热,最后回流到后水室,后水室内的冷水流经冷却区的散热水路,并回流至前水室内,最后通过出水接头回流至冷头,从而对cpu进行降温处理。而传统的冷排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只具有热水区和冷却区,而且这两个区域是相接的,也就是介入热水区与冷却区之间的散热水路是具有热量传递,这样导致要回流至冷头的冷却液吸收了热水区的部分热量,导致散热效果不佳,其次,传统的冷排的前水室是一体式,导致进水和出水出现串流,同样的,也会导致回流至冷头的冷却液温度不够低,散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空气隔断层的新型散热冷排。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空气隔断层的新型散热冷排,包括散热体、前水室、后水室、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散热体具有多
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水板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两个隔水板间隔并排设置,且各个隔水板横向延伸且贯穿前水室,以使前水室分设为进水区、隔断区和出水区,位于热水区的各个散热水路均与进水区连通,所述隔断水路与隔断区连通,位于冷却区的各个散热水路均与出水区连通。
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水板的数量设置为一个,该隔水板横向延伸且贯穿前水室,以使前水室分设有进水区与出水区,且该隔水板至少堵塞隔断水路的第一端。
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前水室成型有多个用于装配散热水路的第一装配凹槽以及多个与各个第一装配凹槽连通的第一通孔。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后水室成型有多个用于装配散热水路的第二装配凹槽以及多个与各个第二装配凹槽连通的第二通孔。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前水室包括第一座体以及装配于第一座体的第一盖板,第一座体中空设置形成第一水腔,各个散热水路的第一端均与第一水腔连通。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后水室包括第二座体以及装配于第二座体的第二盖板,第二座体中空设置形成第二水腔,各个散热水路的第二端均与第二水腔连通。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设于散热体的第一侧,且第一固定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后水室、前水室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设于散热体的第二侧,且第二固定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后水室、前水室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板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固定板开设有多个第二装配螺纹孔。
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体还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散热鳍片,一所述散热水路设于相邻两个散热鳍片之间。
12、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13、隔板隔开,防止热量传到出水水道,提升散热性能。鳍片,中间的黄色无冷却液。就是没有冷热交换,使得冷水冷却液的效果更佳。
14、1、本技术通过堵头和隔水板配合使用,阻断前水室的水流自隔断水路的第一端进入隔断水路和阻断后水室的水流自隔断水路的第二端进入隔断水路,这样以来,使得在所述热水区与所述冷却区之间形成一空气隔断层,使得热水区与冷却区的交界处无热量交换,防止热量自热水区传递到冷却区,使得冷却区的散热水路的水温更低,散热效果更佳。
15、2、另外,通过设置隔水板能够隔断前水室的水流,使得自进水接头进入前水室的冷却液与自出水接头流出前水室的冷却液能够隔开,起到防串流隔绝热量交换的作用,使得流出前水室的冷却液的散热效果更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空气隔断层的新型散热冷排,包括散热体(1)、前水室(2)、后水室(3)、进水接头(4)和出水接头(5),散热体(1)具有多个并列设置的散热水路(10),各个散热水路(10)的第一端与前水室(2)连通、第二端与后水室(3)连通,进水接头(4)与前水室(2)的第一侧连通,出水接头(5)与前水室(2)的第二侧连通,以使散热体(1)靠近进水接头(4)的一侧形成热水区(100)、靠近出水接头(5)的一侧形成冷却区(101),其特征在于:介入所述热水区(100)与所述冷却区(101)之间的至少一散热水路(10)设定为隔断水路,所述前水室(2)内置有隔水板(20),后水室(3)内置有堵头(30),隔水板(20)用于阻断前水室(2)的水流自隔断水路的第一端进入隔断水路,堵头(30)用于阻断后水室(3)的水流自隔断水路的第二端进入隔断水路,以使热水区(100)与冷却区(101)之间形成一隔断的空气隔断层(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空气隔断层的新型散热冷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板(20)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两个隔水板(20)间隔并排设置,且各个隔水板(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空气隔断层的新型散热冷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板(20)的数量设置为一个,该隔水板(20)横向延伸且贯穿前水室(2),以使前水室(2)分设有进水区(200)与出水区(202),且该隔水板(20)至少堵塞隔断水路的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空气隔断层的新型散热冷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水室(2)成型有多个用于装配散热水路(10)的第一装配凹槽(210)以及多个与各个第一装配凹槽(210)连通的第一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空气隔断层的新型散热冷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水室(3)成型有多个用于装配散热水路(10)的第二装配凹槽(310)以及多个与各个第二装配凹槽(310)连通的第二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空气隔断层的新型散热冷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水室(2)包括第一座体(21)以及装配于第一座体(21)的第一盖板(22),第一座体(21)中空设置形成第一水腔(211),各个散热水路(10)的第一端均与第一水腔(211)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空气隔断层的新型散热冷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水室(3)包括第二座体(31)以及装配于第二座体(31)的第二盖板(32),第二座体(31)中空设置形成第二水腔(311),各个散热水路(10)的第二端均与第二水腔(31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空气隔断层的新型散热冷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板(6)和第二固定板(7),第一固定板(6)设于散热体(1)的第一侧,且第一固定板(6)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后水室(3)、前水室(2)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7)设于散热体(1)的第二侧,且第二固定板(7)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后水室(3)、前水室(2)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空气隔断层的新型散热冷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6)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60),所述第二固定板(7)开设有多个第二装配螺纹孔(7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空气隔断层的新型散热冷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体(1)还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散热鳍片(11),一所述散热水路(10)设于相邻两个散热鳍片(11)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空气隔断层的新型散热冷排,包括散热体(1)、前水室(2)、后水室(3)、进水接头(4)和出水接头(5),散热体(1)具有多个并列设置的散热水路(10),各个散热水路(10)的第一端与前水室(2)连通、第二端与后水室(3)连通,进水接头(4)与前水室(2)的第一侧连通,出水接头(5)与前水室(2)的第二侧连通,以使散热体(1)靠近进水接头(4)的一侧形成热水区(100)、靠近出水接头(5)的一侧形成冷却区(101),其特征在于:介入所述热水区(100)与所述冷却区(101)之间的至少一散热水路(10)设定为隔断水路,所述前水室(2)内置有隔水板(20),后水室(3)内置有堵头(30),隔水板(20)用于阻断前水室(2)的水流自隔断水路的第一端进入隔断水路,堵头(30)用于阻断后水室(3)的水流自隔断水路的第二端进入隔断水路,以使热水区(100)与冷却区(101)之间形成一隔断的空气隔断层(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空气隔断层的新型散热冷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板(20)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两个隔水板(20)间隔并排设置,且各个隔水板(20)横向延伸且贯穿前水室(2),以使前水室(2)分设为进水区(200)、隔断区(201)和出水区(202),位于热水区(100)的各个散热水路(10)均与进水区(200)连通,所述隔断水路与隔断区(201)连通,位于冷却区(101)的各个散热水路(10)均与出水区(20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空气隔断层的新型散热冷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板(20)的数量设置为一个,该隔水板(20)横向延伸且贯穿前水室(2),以使前水室(2)分设有进水区(200)与出水区(202),且该隔水板(20)至少堵塞隔断水路的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空气隔断层的新型散热冷排,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靖元,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靖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