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标件零件制造,具体为一种基于建模的非标件零件设计应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非标零部件是相对于标准零部件提出来的,标准零部件是指结构、尺寸、画法、标记等各个方面已经完全标准化,并由专业厂生产的常用的零部件,如螺纹件、键、销、滚动轴承等等;广义包括标准化的紧固件、连结件、传动件、密封件、液压元件、气动元件、轴承、弹簧等机械零件;狭义仅包括标准化紧固件;国内俗称的标准件是标准紧固件的简称,是狭义概念,但不能排除广义概念的存在;而非标准件主要是国家没有定出严格的标准规格,没有相关的参数规定之外,由企业自由控制的其他配件。非标准件有很多品种,目前没有很规范的分类;在非标件零件的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一种应用对其进行设计,从而形成相对具体的形状和制作坐标等信息,但现有的基于建模的非标件零件设计应用,却有着一些不足之处,就比如:
2、公开号:cn101446989b的零件设计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可将零件的复杂信息加入到零件特征中,从而使设计出来的零件具有更加完备的信息,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该方法难以对已经生成的零件模型数据进行修改,所以在使用时,可能会出现由于模型出现数据冲突而难以进行修改的情况,从而使得零件模型在建立的过程中,出现错漏的情况;
3、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建模的非标件零件设计应用及其使用方法,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建模的非标件零件设计应用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建模的非标件零件设计应用,包括如下系统结构:
3、编码输入成型系统:编码输入成型系统能够将模型构建系统的数据和特性输入系统比对的特性进行关联,从而通过调整比例大小的方式计算出零件的形状与位置,随后通过将形状与位置数据传输至命令输出系统重控制其他设备进行零件制造工作;
4、模型构建系统:模型构建系统能够将管理人员的输入的设计图纸,如三维图纸或二维结构图等方式对模型进行提取,从而对其模型进行定位成型,随后对模型进行修改细节修改即可;
5、特性输入系统:特性输入系统能够通过既有的零件模型与新建的零件模型进行比对,随后将新建的零件模型中的部分特性元素进行替换,从而传输至编码输入成型系统即可;
6、命令输出系统:命令输出系统能够与制造设备进行连接,将编码输入成型系统所输出的数据传输至命令输出系统中,从而使得制造设备能够通过模型数据对铸造构建进行定位等工作;
7、操作记录系统:操作记录系统负责对制造设备在铸造构建的过程或修改的命令进行记录。
8、通过特性输入系统的设置,能够将新建的零件模型数据与既有零件模型数据进行比对,从而能够通过比对的方式对新建的零件模型进行修改,且能够对新建零件模型的修改部分进行标记,使得该应用在修改新建零件模型时,可以更加的方便。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模型构建系统包括数据输入单元等,其中数据输入单元能够将新建零件的模型数据进行接收,随后通过数据定位单元对零件的相对位置进行确定,通过数据成型单元对模型进行构建,在通过模型观察单元观察零件的整体,出现错漏情况时,可通过信息更改单元进行更改即可。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通过在模型构建系统内部设置模型观察单元和信息更改单元,能够更好的使新建的零件模型进行观察,且通过信息更改单元对零件模型的错漏部分进行补充,从而完善新建零件模型。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特性输入系统包括既有零件模型等,其中当新建零件模型建立完毕后,可将模型数据传输至也行输入系统中,通过既有零件模型进行比对,当出现特性不一致或其他情况时,可通过模型更改单元对新建零件进行修改,随后通过替换元素标记对被替换修改的模块进行记录,在通过冲突检测单元对新建模型进行检测,最后通过模型整合单元对模型数据进行整合,并传输至编码输入成型系统。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在特性输入系统内部设置替换元素标记和冲突检测单元,使得新建零件模型的部分模块数据与既有零件模型的部分模块数据进行替换时,能够通过替换元素标记对替换部分进行标记,从而可以更好的对替换模块数据进行标记。
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命令输出系统包括设备关联单元等,其中命令输出系统能够通过设备关联单元与制造设备进行关联,随后通过空间转换单元将模型的所在位置、间距等信息进行计算,当制造设备出现错误或模型出现问题时,可通过急停修改单元对所关联的设置进行紧急停止工作。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该应用在与零件制造设备进行连接时,可通过设备关联单元进行连接,且通过在命令输出系统内部设置急停修改单元,能够使管理员在发现零件制造设备出现错误或模型建立命令出现错误时,可通过急停修改单元使得命令输出系统中断命令传输工作,从而进行修改即可。
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操作记录系统包括命令记录单元等,其中命令记录单元能够将编码输入成型系统传输至命令输出系统中的命令数据进行系统,而为之记录单元能够将铸造零件的模型定位位置信息等数据进行记录,修改记录单元能够将管理员所输入的修改指令进行记录。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在操作记录系统内部设置命令记录单元、位置记录单元和修改记录单元等模块,可以更好的对编码输入形成单元或制造设备的命令或行为进行记录,从而增加了该应用的监测性能。
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既有零件模型在进行调用的过程中,可通过管理员输入模型或从云计算库中提取零件模型等方式为新建模型数据进行对比参考。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该应用在调取既有零件模型时,可以更加的方便,从而增加了该应用在提取既有零件模型时的便利性。
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当冲突检测单元在检测到新建零件模型的冲突数据时,可自行修改或通过经由零件模型数据作为参照进行修改。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该应用在对新建模零件模型数据进行修改时,能够更加的方便,从而增加了该应用的可调节性。
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建模的非标件零件设计应用的其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2、步骤一:通过模型构建系统内部的数据输入单元对新建零件的三维设计图或二维设计图的位置关系、机构形态等数据进行提取,随后通过数据定位单元和数据成型单元对新建零件的模型进行建立,在通过模型观察单元对新建零件模型进行观察,当出现错漏的情况时,通过信息更改单元对错漏模块进行更改;
23、步骤二:将新建零件模型传输至特性输入系统中,通过既有零件模型进行比对,当新建零件模型需要更改数据时,可通过模型更改单元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建模的非标件零件设计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系统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模的非标件零件设计应用,其特征在于,模型构建系统包括数据输入单元等,其中数据输入单元能够将新建零件的模型数据进行接收,随后通过数据定位单元对零件的相对位置进行确定,通过数据成型单元对模型进行构建,在通过模型观察单元观察零件的整体,出现错漏情况时,可通过信息更改单元进行更改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模的非标件零件设计应用,其特征在于,特性输入系统包括既有零件模型等,其中当新建零件模型建立完毕后,可将模型数据传输至也行输入系统中,通过既有零件模型进行比对,当出现特性不一致或其他情况时,可通过模型更改单元对新建零件进行修改,随后通过替换元素标记对被替换修改的模块进行记录,在通过冲突检测单元对新建模型进行检测,最后通过模型整合单元对模型数据进行整合,并传输至编码输入成型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模的非标件零件设计应用,其特征在于,命令输出系统包括设备关联单元等,其中命令输出系统能够通过设备关联单元与制造设备进行关联,随后通过空间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模的非标件零件设计应用,其特征在于,操作记录系统包括命令记录单元等,其中命令记录单元能够将编码输入成型系统传输至命令输出系统中的命令数据进行系统,而为之记录单元能够将铸造零件的模型定位位置信息等数据进行记录,修改记录单元能够将管理员所输入的修改指令进行记录。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建模的非标件零件设计应用,其特征在于,既有零件模型在进行调用的过程中,可通过管理员输入模型或从云计算库中提取零件模型等方式为新建模型数据进行对比参考。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建模的非标件零件设计应用,其特征在于,当冲突检测单元在检测到新建零件模型的冲突数据时,可自行修改或通过经由零件模型数据作为参照进行修改。
8.一种基于建模的非标件零件设计应用的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建模的非标件零件设计应用的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编码输入成型系统将命令通过命令传输系统传输至零件制造设备时,操作记录系统便会将编码输入成型系统所传输的命令进行记录,且通过位置记录单元将零件的位置信息进行记录,随后通过修改记录单元将管理员所修改的数据进行记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建模的非标件零件设计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系统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模的非标件零件设计应用,其特征在于,模型构建系统包括数据输入单元等,其中数据输入单元能够将新建零件的模型数据进行接收,随后通过数据定位单元对零件的相对位置进行确定,通过数据成型单元对模型进行构建,在通过模型观察单元观察零件的整体,出现错漏情况时,可通过信息更改单元进行更改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模的非标件零件设计应用,其特征在于,特性输入系统包括既有零件模型等,其中当新建零件模型建立完毕后,可将模型数据传输至也行输入系统中,通过既有零件模型进行比对,当出现特性不一致或其他情况时,可通过模型更改单元对新建零件进行修改,随后通过替换元素标记对被替换修改的模块进行记录,在通过冲突检测单元对新建模型进行检测,最后通过模型整合单元对模型数据进行整合,并传输至编码输入成型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模的非标件零件设计应用,其特征在于,命令输出系统包括设备关联单元等,其中命令输出系统能够通过设备关联单元与制造设备进行关联,随后通过空间转换单元将模型的所在位置、间距等信息进行计算,当制造设备出现错误或模型出现问题时,可通过急停修改单元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平,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维信诺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