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机包括:本体,其形成有空气吸入部和空气排出部,且在内部设有热交换器及鼓风机,并在上表面形成有上表面开口部;前面板,其可旋转或可直线移动地配置在上述本体的前方;排出口单元,其配置在上述本体上,以能够通过上述上表面开口部进行直线升降,且在前面形成有空气排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下述优点:通过前面板提高空调机的前面美观,在空调机运转时排出口单元向本体的上侧上升而能够向靠近本体前方的区域集中排出调和空气,在空调机的运转停止时排出口单元向本体的内部下降而隐藏空气排出口,因而提高美观,并且防止异物等通过排出口单元渗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机,特别涉及在对室内进行调和本体的前方设置前 面板,在本体上可直线升降地配置形成有空气排出口的排出口单元的空 调机。
技术介绍
一般来讲,空调机为了造成对使用者而言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利 用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机构、蒸发器构成的制冷剂的冷冻循环对室 内进行制冷制热或净化空气,其大致分为分离型和一体型。上述分离型和一体型在功能上相同,但分离型是在室内机设置冷却 /放热装置,在室外机设置放热/冷却及压缩装置,用制冷剂配管连接相互分离的室内机和室外机; 一体型是将冷却、放热的功能一体化,在房 屋的墙壁上穿孔或在窗户上挂住装置而直接设置。最近以来的趋势是为了空调机的前面美观,在其前面以外形成空气 吸入部和空气排出部,在空调机的前面设置旋转动作的前面板。在韩国专利公开公才艮10-2005-0078882号中^iHf有下述空调机的室 内机在空调机的左、右两侧下部分别形成空气吸入口,在左、右两侧 上部的上表面分别形成空气排出口,在前方可旋转地设有前面板。如上 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在其左、右两侧上部可左右旋转地配置有左、 右排出口面板,上述左、右排出口面板调节从左、右空气排出口排出的 空气的左、右风向,开闭左、右空气排出口;在其上表面可上下旋转地 配置有上表面排出口面板,上述上表面排出口面板调节从上表面空气排 出口排出的空气的上、下风向,开闭上表面空气排出口。另一方面,在韩国专利>^开/>才艮10-2005-0078882号中'^开的空调 机的室内机,虽然由于在其前方设置前面板而具有提高美观的优点,但 由于上表面空气排出口开放时上表面排出口面板倾斜的配置,使通过上 表面空气排出口的空气向空调机的前方上侧的倾斜方向引导,因而存在 难以向靠近空调机前方的区域直接排出大量调和空气的问题。另外,在韩国专利公开公报10-2005-0014294号中公开了下述空调 机在左、右两侧下部形成空气吸入口,在上部可升降地配置有前面和 左、右侧面的三面开放的扩散器,由此室内空气从机壳的左、右里两侧 下部吸入并在内部进行热交换后,从扩散器的左、右、正面的三面排出。并且,在韩国专利公开公报10-2005-0091801号中公开了下述空调 机在左、右两侧下部形成空气吸入口,在两侧上部形成空气排出口, 并在上部可升降地配置有前面和左、右侧面的三面开放的排出口单元, 由此室内空气从机壳的左、右里两侧下部吸入并在内部进行热交换后, 从机壳的左、右两侧上部和排出口单元的左、右、正面的三面排出。但是,在韩国专利公开公才艮10-2005-0014294号7>开的空调机和在 韩国专利公开公报10-2005-0091801号公开的空调机,由于从扩散器以 及排出口单元的前面和左、右两侧的三面排出调和空气,因而存在难以满足希望强前面风的使用者的要求的问题。另外,在韩国专利公开公报专利0149375号中公开了包括下述部件 的具有可升降的百叶窗的空调机本体部,百叶窗部,可升降地支承在 上述本体部的上部,具有用于排出处理后的空气的排出口;螺杆轴,介 于上述百叶窗部和上述本体部之间;和升降机构;具有与上述螺杆轴的 公螺紋部啮合的螺母构件和对上述螺杆轴进行正反驱动而使上述百叶 窗部相对于上述本体部升降的驱动马达。但是,在韩国专利公开公报专利0149375号公开的具有可升降的百 叶窗的空调机,由于百叶窗部始终露出在本体部的上部而存在不使用空 调机时影响美观,异物通过百叶窗部渗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空调机,提高空调机的前面美观的同时迅速向靠近空调机前方的区 域供给前面风,并在不使用时防止排出口单元向前方露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机,设在本体上的本体控制部 可同时向设在前面板上的电气部件以及设在排出口单元上的电气部件 供电。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包括本体,形成有空气吸 入部和空气排出部,在内部设有热交换器及鼓风机,在上表面形成有上 表面开口部;前面板,可旋转或可直线移动地配置在上述本体的前方; 和排出口单元,配置在上述本体上,以能够通过上述上表面开口部进行 直线升降,在前面形成有空气排出口。上述排出口单元包括排出口主体,其在前面形成有上述空气排出 口,且下表面开放,左侧面、右侧面、后面和上表面封闭;叶片支承件, 其设在上述排出口主体的内部;叶片,其可旋转地支承在上述叶片支承 件上;叶片旋转马达,其与上述叶片相连接且设在上述排出口主体或叶 片支承件上,以使上述叶片旋转。上述叶片包括可旋转地支承在上述叶片支承件上的左右风向调节叶片、和可旋转地支承在上述叶片支承件上的上下风向调节叶片;上述 叶片旋转马达包括设在上述排出口主体上而使上述左右风向调节叶片旋转的左右风向调节叶片马达、和设在上述叶片支承件上而使上述上下 风向调节叶片旋转的上下风向调节叶片马达。还包括排出口单元控制部,其设在上述排出口主体上,并用于控制 上述叶片旋转马达。还包括设在上述排出口主体上以使上述排出口主体升降的升降马 达、设在上述升降马达上的驱动齿轮、以及与上述驱动齿轮啮合且设在 上述本体上的从动齿轮;上述升降马达通过上述排出口单元控制部进行 控制。上述前面板包括形成上述空调机的前面的前面盖;配置在上述前 面盖的后方的后框架;设在上述后框架上并显示信息的显示器。还包括前面板控制部,其设在上述前面板上,并用于控制上述显示器。上述本体,在左、右两侧的下部分别形成有上述空气吸入部,并且 在左、右两侧的上部分别形成有上述空气排出部;并包括左侧面板, 其一起开闭形成在上述本体的左侧下部的空气吸入部和形成在上述本 体的左侧上部的空气排出部;右侧面板,其一起开闭形成在上述本体的 右侧下部的空气吸入部和形成在上述本体的右侧上部的空气排出部;左侧面板驱动机构,其使上述左侧面板驱动;右侧面板驱动机构,其使上 述右侧面板驱动。还包括本体控制部,其设在上述本体上,并用于控制上述左侧面板 驱动机构和右侧面板驱动机构。包括前面板控制部,其设在上述前面板上,并用于控制设在上述 前面板上的电气部件;排出口单元控制部,其设在上述排出口单元上, 并用于控制设在上述排出口单元上的电气部件;本体控制部,其设在上 述本体上,并用于控制设在上述本体上的电气部件,上述本体控制部通 过导线分别与上述前面板控制部及排出口单元控制部相连接。结构如上的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具有下述优点由于在本体的前方设有 前面板,因而提高空调机的前面美观,在空调机运转时排出口单元向本 体的上侧上升而仅能够通过其前面排出空气,因而能够向靠近本体前方 的区域迅速地集中排出前面风,在空调机的运转停止时排出口单元向本 体的内部下降而隐藏空气排出口,因而提高美观,并且防止异物等通过 排出口单元渗透。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具有下述优点由于在排出口单元上设有可 上下调节调和空气的风向的叶片和使叶片旋转的叶片旋转马达,因而调和空气可在比本体的高的位置上向排出口单元前方的上、下、左、右进 行风向调节。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具有下述优点由于叶片包括可调节调和空 气的上下风向的上下风向调节叶片,因而从排出口单元排出的空气通过 上下风向调节叶片被向下引导后,可经过前面板的上侧而向靠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其形成有空气吸入部和空气排出部,且在内部设有热交换器及鼓风机,并在上表面形成有上表面开口部; 前面板,其可旋转或可直线移动地配置在上述本体的前方; 排出口单元,其配置在上述本体上,以便 通过上述上表面开口部进行直线升降,且在前面形成有空气排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8-3-14 10-2008-00239581. 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其形成有空气吸入部和空气排出部,且在内部设有热交换器及鼓风机,并在上表面形成有上表面开口部;前面板,其可旋转或可直线移动地配置在上述本体的前方;排出口单元,其配置在上述本体上,以便通过上述上表面开口部进行直线升降,且在前面形成有空气排出口。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排出口单元包括 排出口主体,其在前面形成有上述空气排出口,且下表面开放,左侧面、右侧面、后面和上表面封闭;叶片支承件,其设在上述排出口主体的内侧; 叶片,其可旋转地支M上述叶片支承件上; 叶片旋转马达,其与上述叶片相连接且设在上述排出口主体或叶片支承件上,以侵 使上述叶片旋转。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叶片包括可旋 转地支承在上述叶片支承件上的左右风向调节叶片;可旋转地支承在上述 叶片支^^件上的上下风向调节叶片;上述叶片旋转马达包括设在上述排出口主体上而使上述左右风向调 节叶片旋转的左右风向调节叶片马达;设在上述叶片支承件上而使上述上 下风向调节叶片旋转的上下风向调节叶片马达。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出口单元控 制部,其设在上述排出口主体上,并用于控制上述叶片旋转马达。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上述排 出口主体上以使上述排出口主体升降的升降马达;i殳在上述升降马达上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智燮,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